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壳体(1)、吸振装置(2)、存液箱(3)以及电机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壳体(1)底部设有吸振装置(2),所述吸振装置(2)左侧设有存液箱(3),所述存液箱(3)上方设有电机支架(4),所述减震壳体(1)包括容纳腔体(101)、中心轴(102)、承载弹簧(103)、塞柱(104)、外固定环(1041)、第一限位环(105)、外胶套(106)以及固定凹环(1061),所述吸振装置(2)包括固定套管(201)、第二限位环(202)、圆形通槽(203)、空腔(204)、圆形孔(205)、塞体(206)、圆形凹槽(207)、微型弹簧(208)以及进液管(209),所述存液箱(3)包括回液管(301)、横板(302)、第一透气圆槽(3021)、固定柱(303)、固定轴(304)、圆形橡胶片(305)以及第二透气圆槽(306),所述电机支架(4)包括固定架(401)、承载板(402)、冷却空腔(403)以及排液管(4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壳体(1)底部设有第一限位环(105),所述减震壳体(1)内部设有容纳腔体(101),所述容纳腔体(101)内部设有中心轴(102),所述中心轴(102)外部设有承载弹簧(103),所述中心轴(102)顶部和吸振装置(2)内部顶部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减震壳体(1)底部设有塞柱(104),所述塞柱(104)外圈等距设有多个外固定环(1041),所述塞柱(104)外部设有外胶套(106),所述外胶套(106)内圈等距设有多个固定凹环(1061),所述外胶套(106)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减震壳体(1)内部设有吸振装置(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机支架(4)受到振动使减震壳体(1)向下移动,承载弹簧(103)受力压缩,减震壳体(1)带动中心轴(102)向下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振装置(2)上表面设有固定套管(201),所述固定套管(201)上表面设有第二限位环(202),所述固定套管(201)和吸振装置(2)内部设有圆形通槽(203),所述圆形通槽(203)内部设有中心轴(102),所述吸振装置(2)内部设有空腔(204),所述空腔(204)内部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设有圆形孔(205),所述圆形孔(205)内部设有塞体(20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中心轴(102)带动塞柱(104)向下移动,塞柱(104)带动外胶套(106)在空腔(204)内部移动,空腔(204)内部的冷却液通过圆形孔(205)和滑柱2063之间的间隙排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206)包括底盘(2061)、弧形凸块(2062)以及滑柱(2063),所述底盘(2061)上表面左端和底盘(2061)上表面右端设有分别设有弧形凸块(2062),所述弧形凸块(2062)为弧形结构,所述底盘(2061)上表面中心设有滑柱(2063),所述滑柱(2063)横截面为十字形结构,所述底盘(2061)底部设有微型弹簧(208),所述空腔(204)内部设有圆形凹槽(207),所述圆形凹槽(207)内部设有微型弹簧(208),所述吸振装置(2)底部设有进液管(209),所述进液管(209)左端设有存液箱(3),所述塞体(206)通过一体铸造成型,所述微型弹簧(208)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圆形凹槽(207)内部底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塞柱(104)向下移动,空腔(204)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塞体(206)向下移动,微型弹簧(208)受力压缩,冷却液通过滑柱(2063)与圆形孔(205)之间的缝隙快速流入进液管(209)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液箱(3)内部贯穿固定有回液管(301),所述存液箱(3)内部设有横板(302),所述横板(302)上表面左端和横板(302)上表面右端分别设有第一透气圆槽(3021),两个第一透气圆槽(3021)内部分别设有固定柱(303),所述固定柱(303)上端贯穿固定有固定轴(304),所述固定轴(304)底部设有圆形橡胶片(305),所述存液箱(3)上表面设有第二透气圆槽(306),所述存液箱(3)上表面左端和存液箱(3)上表面右端分别设有排液管(404),两个所述排液管(404)顶部分别位于电机固定架(401)底部左端和电机固定架(401)底部右端,所述固定轴(304)横截面直径小于第一透气圆孔直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冷却液通过进液管(209)流入存液箱(3),存液箱(3)内的横板(302)底部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固定轴(304)在第一透气圆槽(3021)内部向上滑动,固定轴(304)带动圆形橡胶片(305)向上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4)上表面设有承载板(402),所述承载板(402)左侧和承载板(402)右侧分别设有固定架(401),所述承载板(402)内部设有冷却空腔(403),所述承载板(402)为纵截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回液管(301)、排液管(404)以及空腔(204)内部相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冷却液通过回液管(301)进入空腔(204)内部,冷却液通过空腔(204)与电机换热,空腔(204)内部的冷却液通过排液管(404)流回存液箱(3)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