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三重刺激响应性界面交联聚合物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交联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式中x的取值为20~80的整数,y的取值为3~20的整数,m的取值为2~8的整数,n的取值为5~4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刺激响应性界面交联聚合物胶束,其特征在于:x的取值为20~40的整数,y的取值为3~10的整数,m的取值为2~4的整数,n的取值为8~20的整数。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刺激响应性界面交联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步骤组成:(1)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将2-丙炔-1-醇与草酰氯反应,得到丙炔基氧基草酰氯;丙炔基氧基草酰氯再与双(2-羟乙基)二硫化物、三乙胺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
(2)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5-(2-羟基乙氧基)-2-硝基苯甲醇与二溴异丁酰溴、三乙胺反应,得到式II化合物;
(3)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将式II化合物和叠氮化钠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
(4)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为配体、乙腈为溶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式I化合物、式III化合物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制备成式IV疏水性嵌段聚合物;
(5)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为配体、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2-溴-2-甲基丙酸丁炔酯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为单体,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式V端基为炔基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6)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为配体、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式V所示的端基为炔基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作为大分子引发剂,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式VI端基为炔基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b-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
(7)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为配体、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式IV所示的疏水性嵌段聚合物和式VI所示的端基为炔基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b-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进行点击化学反应,制备成式VII双亲嵌段聚合物;
(8)将式VII双亲嵌段聚合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利用透析法形成未交联胶束;向未交联胶束中加入N,N-二(溴乙酰基)胱胺进行交联反应,得到三重刺激响应性界面交联聚合物胶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重刺激响应性界面交联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2-丙炔-1-醇、草酰氯的摩尔比为1:(1~3),所述丙炔基氧基草酰氯、双(2-羟乙基)二硫化物、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3):1:(1~3),所述反应的温度为常温、时间为3~1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重刺激响应性界面交联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5-(2-羟基乙氧基)-2-硝基苯甲醇、二溴异丁酰溴、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2~4):(2~4),所述反应的温度为常温、时间为20~30小时;在步骤(3)中,所述式II化合物、叠氮化钠的摩尔比为1:(2~4),所述反应的温度为50~70℃、时间为20~3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重刺激响应性界面交联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式I化合物、式III化合物、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为
1:(1~1.5):(0.3~1):(0.3~1),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0~70℃、时间为10~18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重刺激响应性界面交联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2-溴-2-甲基丙酸丁炔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为1:(20~100):(0.5~1.5):(0.5~1.5),所述反应的温度为50~
70℃、时间为5~10小时;在步骤(6)中,所述式V端基为炔基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为1:(5~20):(0.5~
2):(0.5~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50~90℃、时间为5~1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重刺激响应性界面交联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所述式IV疏水性嵌段聚合物、式VI端基为炔基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b-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为1:(2~6):(10~30):(10~30),所述反应的温度为50~80℃、时间为10~20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重刺激响应性界面交联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所述式VII双亲嵌段聚合物与N,N′-二(溴乙酰基)胱胺的摩尔比为1:30~
80,交联反应的温度为20~50℃、时间为20~72小时,得到光、氧化和还原三重刺激响应性界面交联聚合物胶束。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刺激响应性界面交联聚合物胶束作为疏水性抗癌药物载体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