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润滑油加工用自动化灌装机的工作方法,所述灌装机包括灌装结构(1)、换位传输结构(2)和油桶(3),所述灌装结构(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换位传输结构(2),所述换位传输结构(2)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油桶(3),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结构(1)包括灌装部件(4)和承载部件(5),所述灌装部件(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载部件(5);
所述换位传输结构(2)包括推导部件(23)和连通部件(24),所述推导部件(23)的前端与连通部件(24)伸缩连接;
所述推导部件(23)包括承载块座(25)、电动机(26)、限位底座(27)和限位侧架(28),所述限位底座(2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侧架(28),所述限位底座(27)的前端与承载块座(25)相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块座(25)的上端安装有电动机(26);
所述推导部件(23)还包括连导架(29)、齿板架(30)、限位滑块(31)和主动齿盘(32),所述电动机(26)的中心驱动连接有主动齿盘(32),所述主动齿盘(32)的下端与齿板架(30)啮合连接,所述齿板架(30)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31),所述齿板架(3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导架(29);
所述连通部件(24)包括桁架(33)、第一红外感应器(34)、第二气缸(35)、翻转板(36)、第一接触轮(37)、第一传导带(38)、连导板(39)、第二接触轮(40)、第二传导带(41)、电动机(42)、第二红外感应器(43)和限定转架(44),所述桁架(33)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红外感应器(34),所述桁架(33)靠近第一红外感应器(3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气缸(35),所述桁架(33)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红外感应器(43),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43)的右侧安装有电动机(42),所述电动机(42)的中心左侧固定连接有限定转架(44),所述桁架(33)的前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导带(41),所述第二传导带(41)的前端设有连导板(39),所述连导板(39)、第二传导带(4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接触轮(40),所述连导板(39)的前端翻转连接有翻转板(36),所述翻转板(3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接触轮(37),所述翻转板(36)的前端设有第一传导带(38);
所述灌装部件(4)包括连通油管(6)、浮漂架(7)、浮漂片(8)、注油管(9)、推动管(10)、连接软管(11)、连通横管(12)、加压器(13)、输送泵(14)和顶固板(15),所述连通横管(12)的左侧与加压器(13)相连通,所述加压器(13)的左侧与输送泵(14)相连通,所述输送泵(14)的上端与连通油管(6)相连通,且连通油管(6)通过顶固板(15)与输送泵(14)相固定,所述连通油管(6)的前端通过连接软管(11)与推动管(10)相连通,所述推动管(10)的下端与注油管(9)相连通;
所述注油管(9)的侧壁位置处限位伸缩连接有浮漂架(7),所述浮漂架(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漂片(8);
所述浮漂片(8)为半圆形结构设置,且关于注油管(9)对称设置,且浮漂片(8)通过浮漂架(7)在注油管(9)上滑动连接;
所述承载部件(5)包括第一气缸(16)、伸缩柱(17)、安装座(18)、定位横板(19)、嵌套架(20)、支脚架(21)和承载后板(22),所述承载后板(22)的前端伸缩连接有嵌套架(20),所述嵌套架(20)的上端与伸缩柱(17)相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17)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气缸(16),所述第一气缸(16)通过安装座(18)限位连接,所述安装座(1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横板(19),所述定位横板(19)的下端与支脚架(21)相固定连接;
所述翻转板(36)的侧端设有电机,电机驱动翻转板(36)转动连接,所述油桶(3)通过第二气缸(35)、限定转架(44)限位设置;
所述油桶(3)通过连导架(29)、齿板架(30)在第二传导带(41)上推移设置,且油桶(3)通过连导板(39)、翻转板(36)传导至第一传导带(38)上;
所述齿板架(30)通过限位滑块(31)在限位侧架(28)上限位滑动连接,所述注油管(9)设在连导板(39)的中心上端;
所述第一气缸(16)通过伸缩柱(17)带动嵌套架(20)伸缩连接,且嵌套架(20)带动推动管(10)位移调节,所述油桶(3)为单列推导设置;
工作时,连通横管(12)通过加压器(13)与输送泵(14)连通,进行润滑油的加压传输,传导至连通油管(6)位置处,之后通过连接软管(11)传输至推动管(10)上,之后通过注油管(9)进行传递,顶固板(15)的设置,用于连通油管(6)的限位安装,且浮漂架(7)、浮漂片(8)通过浮力进行提升,影响注油管(9)内的阀体,使得注油管(9)在浮漂架(7)、浮漂片(8)到达最顶点位置时,进行停止灌装,承载部件(5)通过第一气缸(16)、伸缩柱(17)、安装座(18)、定位横板(19)、嵌套架(20)、支脚架(21)和承载后板(22)组合设置,承载后板(22)、定位横板(19)、支脚架(21)进行支撑,第一气缸(16)带动伸缩柱(17)进行伸缩,作用在嵌套架(20)上,使得嵌套架(20)进行位置的改变,推导部件(23)推动单位置的油桶(3)进行运动,连通部件(24)的设置,用于油桶(3)的连续换位调节工作;电动机(26)驱动主动齿盘(32)进行转动,作用在齿板架(30)上,使得齿板架(30)、限位滑块(31)在限位底座(27)、限位侧架(28)上进行滑动,同时齿板架(30)的运动,带动连导架(29)进行运动,连导架(29)与最左侧的油桶(3)接触,推动最左侧的油桶(3)前移,连通部件(24)通过桁架(33)、第一红外感应器(34)、第二气缸(35)、翻转板(36)、第一接触轮(37)、第一传导带(38)、连导板(39)、第二接触轮(40)、第二传导带(41)、电动机(42)、第二红外感应器(43)和限定转架(44)组合连接,油桶(3)首先通过第二传导带(41)进行传输,第一红外感应器(34)进行感应,驱动第二气缸(35)进行工作,使得第二气缸(35)伸缩,进行最左侧油桶(3)的限位排列,之后油桶(3)通过第二传导带(41)的传输进行堆叠,第二红外感应器(43)进行右侧感应,在固定数量油桶(3)的传输后,进行电动机(42)的驱动,电动机(42)驱动限定转架(44)进行转动,使得油桶(3)均匀排列,第二接触轮(40)进行转动,方便与油桶(3)接触,进行油桶(3)的传输,油桶(3)到达连导板(39)上进行灌装作业,之后翻转板(36)翻转,油桶(3)继续推移,第一接触轮(37)此时直立,进行油桶(3)的限位传导,最后油桶(3)到达第一传导带(38)上,通过第一传导带(38进行统一的传递,当使用者需要进行使用时,将灌装结构(1)、换位传输结构(2)进行组合,将油桶(3)通过第二传导带(41)进行传递,第一红外感应器(34)进行感应,使得第二气缸(35)进行侧部的拦截,油桶(3)到达合适数量时,第二红外感应器(43)进行感应,通过电动机(42)驱动限定转架(44)转动,使得限定转架(44)将油桶(3)进行限位排列,此时电动机(26)工作,驱动主动齿盘(32)进行转动,作用在齿板架(30)上,使得齿板架(30)、限位滑块(31)在限位底座(27)、限位侧架(28)上进行滑动,通过连导架(29)、齿板架(30)推动单侧的油桶(3)位移,到达连导板(39)上,此时第一气缸(16)控制伸缩柱(17)、嵌套架(20)伸缩,使得注油管(9)与油桶(3)的上端对接,油液通过连通横管(12)、加压器(13)、输送泵(14)传递至连通油管(6)上,之后通过连接软管(11)、推动管(10)传导至注油管(9)上,灌入油桶(3)的内部,当油液快灌装完成时,油液的表面推动浮漂片(8)位移,使得浮漂架(7)改变在注油管(9)的位置,触碰注油管(9)内阀体的开关,进行注油管(9)的关停,注油管(9)为两端控制方式,且为串联连通形式,内部还设有电磁阀,进行两道阀体的控制;电磁阀通过外界的控制器进行控制开合,此时润滑油灌装完成,第一气缸(16)驱动伸缩柱(17)、嵌套架(20)回缩,之后,电动机(26)通过驱动进行翻转,连导架(29)、齿板架(30)继续推动油桶(3)运动,使得油桶(3)到达第一传导带(38)上,通过第一传导带(38)继续进行传输,后部第二传导带(41)上的油桶(3)继续通过第二传导带(41)合并,连续进行生产灌装处理,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