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含咔唑结构的咪唑型荧光分子,其特征在于:具有式1或式2结构:其中,R为氢或苯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咔唑结构的咪唑型荧光分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溴‑9H‑咔唑与对三氟甲基溴苯通过N‑取代反应,得到3‑溴‑9‑(4‑三氟甲基苯基)‑
9H‑咔唑;
2)3‑溴‑9‑(4‑三氟甲基苯基)‑9H‑咔唑和对甲酰基苯硼酸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得到
4‑(9‑(4‑三氟甲基苯基)‑9H‑咔唑‑3‑基)苯甲醛;
3)4‑(9‑(4‑三氟甲基苯基)‑9H‑咔唑‑3‑基)苯甲醛与苯偶酰或9,10‑菲醌通过Debus‑Radziszewski咪唑合成反应,即得式1或式2结构化合物。
3.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咔唑结构的咪唑型荧光分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3‑溴‑9H‑咔唑与对三氟甲基溴苯在碘化亚铜/1,10‑邻菲咯啉及碳酸钾作用下,于120~140℃温度下,反应10~12h。
4.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咔唑结构的咪唑型荧光分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3‑溴‑9H‑咔唑与对三氟甲基溴苯的摩尔比为1:1.1~1.2;
3‑溴‑9H‑咔唑与碘化亚铜的摩尔比为1:0.1~0.15;
3‑溴‑9H‑咔唑与1,10‑邻菲咯啉的摩尔比为1:0.05~0.1;
3‑溴‑9H‑咔唑与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1~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咔唑结构的咪唑型荧光分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3‑溴‑9‑(4‑三氟甲基苯基)‑9H‑咔唑和对甲酰基苯硼酸在四(三苯基膦)钯和碳酸钾作用下,于75~85℃温度下,反应18~20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咔唑结构的咪唑型荧光分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3‑溴‑9‑(4‑三氟甲基苯基)‑9H‑咔唑和对甲酰基苯硼酸的摩尔比为1:1.4~1.6;
四(三苯基膦)钯的摩尔量为对甲酰基苯硼酸摩尔量的4~6%;
碳酸钾的摩尔量为对甲酰基苯硼酸摩尔量的0.5~1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咔唑结构的咪唑型荧光分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4‑(9‑(4‑三氟甲基苯基)‑9H‑咔唑‑3‑基)苯甲醛和苯偶酰或9,10‑菲醌在乙酸铵和冰醋酸作用下,于115~125℃温度下,反应8~12h;其中,4‑(9‑(4‑三氟甲基苯基)‑9H‑咔唑‑3‑基)苯甲醛与苯偶酰或9,10‑菲醌的摩尔比1~1.1:1~1.1;乙酸铵与4‑(9‑(4‑三氟甲基苯基)‑
9H‑咔唑‑3‑基)苯甲醛的摩尔量比为4~5:1;或者,4‑(9‑(4‑三氟甲基苯基)‑9H‑咔唑‑3‑基)苯甲醛和苯偶酰或9,10‑菲醌及芳基胺在乙酸铵和冰醋酸作用下,于115~125℃温度下,反应8~12h;其中,4‑(9‑(4‑三氟甲基苯基)‑9H‑咔唑‑3‑基)苯甲醛与苯偶酰或9,10‑菲醌及芳基胺的摩尔比1~1.1:1~1.1:1~1.1;乙酸铵与4‑(9‑(4‑三氟甲基苯基)‑9H‑咔唑‑
3‑基)苯甲醛的摩尔量比为3~4:1。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咔唑结构的咪唑型荧光分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检测
3+
Fe 的荧光探针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含咔唑结构的咪唑型荧光分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
3+ 2+ + 2+ + 3+ 2+ 3+ 3+ 3+于Al 、Ca 、Li、Cu 、Na、In 、Ba 、Ni 中至少一种与Fe 共存体系中Fe 的荧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