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大倾角松软煤层巷道高帮协同锚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7型托盘(2)、第一锚索(1)和护帮梁(4),所述第一锚索(1)安装在顶板靠近高帮处,使用所述7型托盘(2)锚固,所述护帮梁(4)沿着高帮安装且与所述7型托盘(2)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倾角松软煤层巷道高帮协同锚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帮梁(4)上自上而下设有一个第二穿绳孔(402),一个或多个第三穿索孔(404)及一个第二穿索孔(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倾角松软煤层巷道高帮协同锚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帮梁(4)通过所述第二穿绳孔(402)与所述7型托盘(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倾角松软煤层巷道高帮协同锚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锚索(6),所述第三锚索(6)通过所述第三穿索孔(404)安装在高帮上。
5.一种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大倾角松软煤层巷道高帮协同锚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巷道掘进时,按照煤层倾角,沿煤层顶板掘进,沿巷道掘进方向,巷道高帮由煤体帮和岩体帮构成,巷道掘进时不破顶;
步骤2:巷道开挖后,先做好临时支护,随后钻装顶板最靠近高帮肩角的第一锚索(1);
步骤3:所述第一锚索(1)安装完成后,架设护帮梁(4),对巷道高帮煤体进行支护;
步骤4:所述护帮梁(4)安装完成后,通过第三穿索孔(404)钻装第三锚索(6);
步骤5:钻装锚杆(7),所述锚杆(7)与护帮梁(4)及第三锚索(6)布置在同一断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倾角松软煤层巷道高帮协同锚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第一锚索(1)的锚索眼与高帮的水平距离为80‑120mm,所述锚索眼深度为3600‑400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倾角松软煤层巷道高帮协同锚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锚索眼钻好后,装入锚固剂,装入锚固剂总长度不低于150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倾角松软煤层巷道高帮协同锚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护帮梁(4)垂直于巷道走向架设,所述护帮梁(4)的腹板(401)平行于巷道走向。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倾角松软煤层巷道高帮协同锚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第三锚索(6)锚入煤层底板深度不小于20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倾角松软煤层巷道高帮协同锚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位于高帮最下端的底角锚杆(7)的下扎角度为30°~45°,偏向底板钻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