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山核桃CilGLR3.6‑4基因或CilGLR3.6‑5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CilGLR3.6‑4基因的CDS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CilGLR3.6‑5基因的CDS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ilGLR3.6‑4基因或CilGLR3.6‑5基因在调控美国山核桃抗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真菌侵染条件下,美国山核桃抗真菌病害植株中的CilGLR3.6‑4基因或CilGLR3.6‑5基因的表达上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病害为疮痂病、炭疽病或枯萎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ilGLR3.6‑4基因或CilGLR3.6‑5基因在筛选美国山核桃抗真菌病害品种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病害为疮痂病、炭疽病或枯萎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几丁质溶液喷洒于待检美国山核桃植株叶片的背面,处理150‑200min;
(2)分别收集待检植株在几丁质处理前和处理后的至少三个生物重复的叶片,提取RNA,逆转录成cDNA,以此为模板进行CilGLR3.6‑4基因或CilGLR3.6‑5基因的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
(3)比较几丁质处理前后CilGLR3.6‑4基因或CilGLR3.6‑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如经几丁质处理后其表达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上调,则判断该待检美国山核桃植株为抗真菌病害品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几丁质溶液的浓度为80‑200μg/mL,利用喷壶喷洒使得溶液均匀覆盖叶片的背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选择苗期的美国山核桃植株进行几丁质处理筛选抗病植株。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实时定量PCR采用的引物为:CilGLR3.6‑4基因:
上游引物:5’‑GAGTTACACTGCAAGTCTGA‑3’,下游引物:5’‑ATTCTTCTGCCGAGTTGAG‑3’;
CilGLR3.6‑5基因:
上游引物:5’‑AGTCTGACCTCAATCCTTAC‑3’,下游引物:5’‑CATATCCTTCTTCCGAGTTG‑3’;
内参基因18S rRNA:
上游引物:5’‑ACATCTTACCACGATACATAAC‑3’,下游引物:5’‑AACTTGCGTTCAAAGACT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