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株链霉菌突变菌,命名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株号891‑B6,保藏号为CGMCC No.2177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霉菌突变菌在生产金黄霉素中的应用。
3.一种生产金黄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链霉菌突变菌进行发酵培养,再经过纯化获得金黄霉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所述链霉菌突变菌接入ISP2琼脂培养基活化6~7d,然后接种到ISP2液体培养基种子培养后获得种子液;
步骤2,将所述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ISP2琼脂培养基的组成为:4.0g/L葡萄糖,4.0g/L酵母提取物,10.0g/L麦芽提取物,20.0g/L琼脂粉,pH为7,121℃灭菌
20min;
ISP2液体培养基的组成为:4.0g/L葡萄糖,4.0g/L酵母提取物,10.0g/L麦芽提取物,pH为7.0,121℃灭菌20min。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种子培养的温度为28℃,种子培养的转速为200rpm,种子培养的时间为48~72h。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种子液的接种量按体积比计为5~
10%。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5.0g/L淀粉,20.0g/L葡萄糖,10.0g/L大豆粉,2.0g/L碳酸钙,pH为7.0,121℃灭菌20min。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的温度为28℃,所述培养的转速为200rpm,所述培养的时间为168~19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