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车辆后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车辆两侧纵梁(1)末端位置处的连接装置(2),以及装配在两侧连接装置(2)之间的防撞梁(3),在所述防撞梁(3)远离所述连接装置(2)的那一侧安装有一吸能水箱(4);
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一连接在所述纵梁末端的U形卡件(201),所述U形卡件(201)的上、下侧面处均旋入有螺丝(202),所述螺丝(202)在旋入后抵住纵梁(1)的侧面,所述U形卡件(201)的内右端面距离纵梁(1)的右端面14cm 20cm;在所述U形卡件(201)的内右端面处~加工有两根以上的导柱(203),在所述导柱(203)上焊接有弹簧(205),所述弹簧(205)压缩至极限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柱(203)的长度;在所述U形卡件(201)的前端面处纵向贯穿设置有通孔(206),在纵梁(1)的外部装配有U字形的连接件(207),所述连接件(207)配合有双头螺栓(208),所述双头螺栓(208)穿过所述通孔(206);所述双头螺栓(208)收紧后与纵梁(1)之间产生预紧力,该预紧力小于螺丝(202)与纵梁(1)的预紧力;当连接件(207)受力向左侧移动后,由于其与纵梁(1)之间有预紧力,通过纵梁(1)吸收部分撞击力,该部分撞击力小于纵梁(1)的受力能力,避免造成纵梁(1)形变,然后在双头螺栓(208)的作用下带动U形卡件(201),螺丝(202)的预紧力也小于纵梁(1)的受力能力,螺丝(202)滑脱后U形卡件(201)向左侧移动,通过弹簧(205)接触纵梁实现压缩吸能,直至弹簧(205)被压缩至极限;
所述防撞梁(3)与所述连接件(207)之间焊接固定;
所述吸能水箱(4)的上端具有充放水用的第一通孔(401),在第一通孔(401)内旋入有盖子(402);在所述吸能水箱(4)的右侧注塑形成有一凹陷的牌照凹槽(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撞梁(3)的左侧位置处焊接有一机架板(311),在所述机架板(311)上安装有水泵(312),所述吸能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一隔板(411),该隔板(411)的左侧为缓冲腔(412),该隔板(411)的右侧为储水腔(413),在储水腔(413)内设置有第一隔板(414),第一隔板(414)的右侧处形成增压腔(416),在所述吸能水箱(4)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增压腔(416)的雾化孔(417),所述水泵(312)连接有抽水管(313)和送水管(314),所述抽水管(313)从吸能水箱(4)的顶部或底部插入至所述储水腔(413)内,所述送水管(314)从所述吸能水箱(4)的顶部插入至所述增压腔(416)内;在所述隔板(411)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多个空心的吸能柱(444);在所述吸能水箱(4)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水腔(413)的进水孔(4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柱(444)采用橡胶材质,壁厚为10mm 20mm。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撞梁(3)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均焊接有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与所述防撞梁(3)之间配合有螺丝(501),所述固定件(5)具有夹口(502),所述夹口(502)的内上下端面处均设置有填充固定胶用的填充凹槽(503),所述吸能水箱(4)被夹持在所述夹口(502)内,通过在填充凹槽(503)内填充玻璃胶后固定吸能水箱(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撞梁(3)的顶部竖向贯穿设置有多个减重孔(333),在所述吸能水箱(4)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连接件(464),所述防撞梁(3)位于第一连接件(464)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件(464)的开口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双头螺栓(445),在所述第一连接件(464)的顶部竖向贯穿设置有装配孔(446),在所述减重孔(333)和所述装配孔(446)之间装配有第一吸能柱(447);在所述吸能水箱(4)的右侧注塑形成一个以上的装配凹槽(448),在所述装配凹槽(448)内胶合固定有泡沫棉(449),所述泡沫棉(449)凸出至所述装配凹槽(448)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后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柱(447)为橡胶材质,壁厚为10mm 16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