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不偏后的插肩袖服装制版配袖方法,是手工制版与电脑cad制版上的应用;技术特征在于:包括二片插肩袖、一片插肩袖、连身袖插条、连身袖插腋下角、连身袖插小袖的配袖制版;其中在绘制好宽松风格前后衣身的总袖笼弧为配袖依据,根据袖笼弧长先绘制有弯式的一片袖,该方法步骤包括:(1)画水平线定袖肥44cm+1cm,其中1cm为一片袖旋转后的损耗量;
(2)袖山高在水平线中点往上量15cm;
(3)前袖斜线长以前袖笼弧28.2‑1.2=17cm;
(4)后袖斜线长以后袖笼弧27.5‑0.5=27cm;
(5)为前袖斜线的中点;
(6)为后袖斜线的中点;
(7)为前袖交点在其中点上2cm;
(8)为后袖交点在其中点下1.9cm;
(9)画前上水平线的辅助点以袖中线往右5.6cm;
(10)画后上水平线的辅助点以袖中线往左6cm;
(11)后袖底夹角往上1.5cm为后袖弧的辅助点位;
(12)后袖山头夹角下1.4cm为后袖弧的辅助点位;
(13)前袖头的夹角下1.6cm为前袖弧的辅助点位;
(14)前袖底的夹角往上1.7cm为前袖弧的辅助点位;
参考辅助点画顺前后袖山头弧线,注意袖山造型的自然美观及袖山吃量的控制;
(15)画袖长58cm做袖口线的水平线;
(16)画袖肘线30cm;
(17)画前袖缝线;
(18)画后袖缝线;
在一片袖基础画好后,接着开始对一片袖有弯式造型的设计,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定前后袖肥线及袖口线的二分之一;
(2)在前袖口中点往上0.3cm出0.5cm为实际前袖口起点连到上袖山弧线;
(3)袖口中点下0.7cm;
(4)袖口尺寸17.5cm;
(5)后袖肥的1/2往上延长到袖山弧线为后袖旋转点;
(6)画后袖基础线;
(7)后袖基础线出0.8cm为一片袖的弯式量,然后重新连到后袖山头弧线及下袖口点;
(8)在袖口的1/2作袖中线;
(9)以新前袖折线为中心拷贝前袖缝;
(10)在拷贝过来的前袖缝,在袖肘线处进0.8cm以画顺前袖缝线;
(11)以后袖折线拷贝后袖肥点,并在后袖山头的旋转点往下旋转至新袖肥拷贝点,保持后袖弧及袖弧尺寸不变;虽然袖肥尺寸会少,但是,实际的袖肥尺寸不少;在后袖肘点及后袖口分别拷贝出后袖缝,中间的空量即后袖缝比前袖缝长出的吃量,其作用是为增加一片袖的自然弯式,以达到一片袖具体二片袖的弯式效果;
(12)画顺后袖缝;
(13)调节袖口,前袖口上0.6cm;
(14)调节袖口,后袖口1cm,后比前多0.4cm是为了减少后袖缝的吃量,因为缝吃量太多在工艺上不易制作;然后连接前后袖口为实际袖口线;
其中对前后衣身及袖中缝向前借缝1.5cm;然后以前袖与前衣身的互借原理来设计前插肩袖,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在前衣身从侧袖笼进7.4cm为对位点;
(2)从前肩端点水平出0.8cm再往上0.3cm为与袖对接位;
(3)前袖底缝进7.7cm为袖对为点;
(4)将前袖与前衣身按对为点对接,这样袖子和衣身就连在一起了,袖笼中间的空量为插肩袖增加的活动量;
(5)画前插肩线,从颈肩点下5cm连到袖笼画顺,线条要顺其自然上弧一些,注意画好插肩线后衣身在袖笼处要自然顺畅不能太凹;
(6)画顺袖子部分的插肩袖线,要自然圆顺过来;
(7)设计前袖位移旋转点,以肩端点作垂直到前插肩线上,再以插肩线作垂直往上4.2为旋转中心点,并交到肩端点,在前插肩线设0.4cm的折叠量;
(8)前袖位移放量线;
其中对后插肩袖的设计,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后片衣身从侧缝进6.5cm为对位点;
(2)后袖进6.8cm为对位点;
(3)后肩端点水平往外出0.8cm再上0.5cm为与袖对接位;
(4)将后袖与后衣身按袖笼的对位点接上交于上面的对位点,注意后袖山弧与后袖笼在背宽处的重叠量控制在0.5cm以下,如果重叠太多通过调节袖笼对位点的高低来处理;
(5)后领口进3cm画后插肩线,需要注意后插肩线要微微上弧,并画顺之袖笼;
(6)画后插袖线,注意在后背肩胛处要特意加出0.5cm以满足后背肩胛凸出;
(7)设计后肩端点放开线,放量0.5cm;
(8)设计后插肩袖缝吃量位置,从肩端点下21cm,放量0.5cm;
其中对前插肩袖以结构力学的位移法原理进行细节设计,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以旋转点为中心,前袖插肩缝折叠0.4cm,让袖中缝张开0.5cm,通过巧妙的旋转来改变结构力学的位置及插肩袖的垂力方向,让插肩袖自然朝前;
(2)放开1cm以改变插肩袖的垂力方向,增加插肩袖自然朝前的力度;
(3)在前袖口中线上1.2cm以保持袖长不变;
(4)在前袖口缝线上0.5cm以减弱前袖口的斜度;
(5)在前袖肥点出0.5cm,因为上面折叠了0.5cm;再上0.5cm,因为袖口上了0.5cm,以保持袖底缝长度不变,同时为增加前袖的位移旋转力,加强插肩袖更自然朝前不偏后,袖型贴服又美观;
其中对后插肩袖的剪开放量,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剪开放0.5cm为后袖中缝的缝吃量,这样袖子后松前紧,就能自然往前不偏后;
(2)剪开放0.5cm为增加后袖肘线处的缝吃量,增加袖子后松前紧,就能自然往前不偏后;
其中设定插肩袖的对位刀口,以控制其缝吃位与缝吃量;其中对插肩袖丝道线的方向设定,前袖丝道线在袖中线的基础上,袖口处要往前偏4cm为实际丝道线,后插肩袖丝道线要平行于前丝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