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其特征在于该高产菌株的名称为细黄链霉菌辽宁变种(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var.liaoningensis)X,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355,保藏日期为2018年2月
12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一种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扩繁过程:将所述高产菌株X接种到装有经20-40min灭菌后的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培养30~60小时制备得到种子液,控制所述种子罐的培养条件为温度范围25~35℃,pH范围7.0~7.4,压强范围0.05~0.2Mpa;所述种子培养基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的组成为玉米粉为2.0%、花生饼粉3.0%、淀粉1.0%、酵母粉0.05%、氯化钠1.5%、硫酸铵0.02%、七水和硫酸镁0.002%、磷酸氢二甲0.0025%、其余为水;
(2)发酵生成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过程: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所述种子液接种到装有经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培养50~70小时制备得到发酵液,控制所述发酵罐培养条件为消毒前pH范围6.0~7.0,压强范围0.1~0.12Mpa,空气流量范围1:0.2~1;所述发酵培养基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的组成为玉米粉2.0%,花生饼粉3.0%,淀粉1.0%,葡萄糖
2.0%,酵母粉0.2%,硫酸铵0.4%,硫酸钙0.4%,碳酸钙0.4%,氯化钠0.3%,其余为水;
(3)发酵后成品制备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加热使到100℃的所述发酵液压入板框过滤机,过滤制得清液,用浓度为6N的HCl或草酸调整所述清液的pH值;之后将pH4.0~5.0的所述清液抽入到浓缩罐中进行减压浓缩,制备得到效价25000u/mL以上的浓缩液,所述减压浓缩过程控制条件为700mmHg真空度、蒸汽压0.02~0.06Mpa、温度70℃~80℃;之后在所述浓缩液中加入稳定剂,助剂,抽样测定生物效价合格后得到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种子液接种到装有经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的接种量为所述种子液占发酵培养基的体积百分比为7.5%~15%,所述种子液的种龄30~4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需要在发酵罐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5~0.8/万的硅酮消泡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稳定剂种类和加入量为发酵液重量百分含量0.08%的苯甲酸钠或0.05~1.5%的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所述助剂为Toween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的高产菌株的ε-聚赖氨酸产量可以达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