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WB定位系统在二维和三维定位场景的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定位节点接收角度,分别赋予不同定位基站接收信号角度θi,j(i=1,2,3…N,j=1,2,3…M),其中N为该定位基站所在层数,M为该基站编号;
S2、初始设置为二维定位场景,根据θi,j值的正负情况来判断该定位标签位于第几层基站之间;
S3、水平方向移动定位标签,此时只利用定位标签邻近的上层定位基站进行二维定位;
S4、垂直方向移动定位标签,使得基站的θi,j的值发生变化;
S5、定位标签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超过了每层基站的间隔,并且基站接收角度θi,j的值由正变为负,则终止与之前标签上方所连接的基站通信,同时建立接收角度θi,j的值在(0,60]或者[120,180]范围内的相邻上方基站的连接,保持与新的上下两层基站的测距通信并在后台调用三维定位算法进行定位解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WB定位系统在二维和三维定位场景的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定位节点用于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间的通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WB定位系统在二维和三维定位场景的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节点包括UWB通信模块、阵列智能天线和处理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WB定位系统在二维和三维定位场景的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WB通信模块用于测算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之间的距离从而传输到后台进行定位解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WB定位系统在二维和三维定位场景的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智能天线用于测算定位基站与标签发送信号的角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WB定位系统在二维和三维定位场景的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OCTEON Fusion-M处理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WB定位系统在二维和三维定位场景的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定位节点中利用特殊的收发天线可以得到定位标签与若干定位基站信号在同一水平面的角度,若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在同一水平面,该角度为0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WB定位系统在二维和三维定位场景的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标签位于定位基站垂直高度上方,接收信号角度变化范围为0-180度;定位标签位于定位基站垂直高度下方,接收信号角度变化范围为-180-0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WB定位系统在二维和三维定位场景的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基站按层级布局,同一层面定位基站位于同一水平面,相邻层级间定位基站的垂直距离相同,且相邻定位基站的水平间距与相邻层级间定位基站的垂直间距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WB定位系统在二维和三维定位场景的智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根据定位标签接收信号角度的变化来实现定位基站的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