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多环芳烃降解菌,其特征在于:其菌株名称为Moraxella osloensis CFP312,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5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芳烃降解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环芳烃包括萘、菲和芘。
3.一种多环芳烃降解菌检测多环芳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样品的前处理:在待测区域设置10~20个采样点,各采样点间隔18~22cm,每个采样点从地表以下5cm~10cm处采集样品,将各采样点采集的样品混合均匀并烘干,得到待测样品;
S2待测样品中多环芳烃的萃取:将添加0.06~0.15g/Lβ-环糊精的无机盐培养基和步骤S1得到的待测样品按8~12mL:1g的用量比于容器中混合均匀,置于恒温振荡器中4~25℃萃取1~2h,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含多环芳烃的萃取检测液;
S3多环芳烃降解菌的接种和发酵:取步骤S2得到的含多环芳烃的萃取检测液于三角瓶中,调pH至7.6~8.5,接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环芳烃降解菌,于28~32℃、120~180r/min恒温震荡培养22~28h,随后取出培养液,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发酵液;
S4多环芳烃的含量检测:将步骤S3得到的发酵液在474nm下测量其吸光度,对照构建的标准曲线,得出多环芳烃的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环芳烃降解菌检测多环芳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为土壤样品,每个采样点从地表以下5cm处采集样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环芳烃降解菌检测多环芳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为底泥样品,每个采样点从底泥表层以下10cm处采集样品。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环芳烃降解菌检测多环芳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Na2HPO4 0.8g/L、KH2PO4 0.2g/L、(NH4)6Mo7O24·
4H2O 0.001g/L、(NH4)2SO4 1g/L、MgSO4·7H2O 0.2g/L、FeCl3·3H2O 0.005g/L、CaCl2·2H2O
0.1g/L。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环芳烃降解菌检测多环芳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恒温振荡器的转速为180~220r/min,离心的转速为3500~45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环芳烃降解菌检测多环芳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调pH至8.0,于30℃、150r/min恒温震荡。
9.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环芳烃降解菌检测多环芳烃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离心的转速为7000~9000r/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环芳烃降解菌在土壤和/或底泥的多环芳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