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加热性能提高的3D打印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体,具有容纳熔体基质的腔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敞开,所述第一管体为弹性管体;
第二管体,上端敞开且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接纳熔体基质,从所述第一管体到所述第二管体的方向为所述打印笔的长度方向;
挤压部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
移动构件,包括呈螺旋状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可旋转,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内,且与所述熔体基质接触,所述移动部围绕着沿所述打印笔的长度方向的轴旋转,带动所述熔体基质沿所述打印笔的长度方向移动;
第一加热部件,套设于第二管体的外部;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内,与第二管体内的熔体基质相接触;
喷嘴,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下部,并与所述第二管体相连通,所述喷嘴接纳所述熔体基质;
第二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喷嘴内部,加热所述喷嘴内的熔体基质;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喷嘴内,与所述喷嘴内的熔体基质相接触;以及,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均各自分别连接;
散热构件,包括设置于喷嘴外壁上且位于其上部的风扇,所述风扇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喷嘴的上方,所述风扇包括一环形件和固定于所述环形件上的多个扇叶,该多个扇叶沿所述环形件的边缘倾斜向下设置,且每个扇叶与所述环形件的径向之间形成有一夹角,该夹角的大小为15°~60°;
连接板,成环形,连接板的边缘固定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上,所述轴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中央孔内,所述连接板上沿所述打印笔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该多个通孔以所述轴为中心,沿所述连接板的径向依次向外排列,且由所述轴的方向向外,所述通孔的半径依次增大;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部件的功率被配置为小于所述第二加热部件的功率,且所述第二管体内熔体基质的温度被设置为小于所述喷嘴内的熔体基质的温度5~15℃;
所述轴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的连通处,且所述移动部的宽度最大处大于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连通处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性能提高的3D打印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管体和喷嘴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限定了熔体基质由所述第一管体向第二管体流动的方向,所述第二单向阀限定了熔体基质由所述第二管体向喷嘴流动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性能提高的3D打印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设置有3~9个,且每个扇叶与所述环形件的径向之间形成有一40°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性能提高的3D打印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中,所述轴上具有螺纹,所述移动部具有与其相配合的螺孔,所述移动部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于所述轴上旋转,实现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性能提高的3D打印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性能提高的3D打印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的宽度最大处大于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连通处的直径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性能提高的3D打印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内熔体基质的温度被设置为小于所述喷嘴内的熔体基质的温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