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薄膜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按照下层贫胶预浸料、小部分硫化的阻尼薄膜或者带阻尼薄膜的贫胶预浸料和上层贫胶预浸料的铺层顺序进行铺设,形成预成型体;使用纤维纱线按照锁式缝合方式将该预成型体缝合起来,形成缝合预成型体;所述贫胶预浸料中的树脂含量为15~20%;所述小部分硫化的阻尼薄膜或者带阻尼薄膜的贫胶预浸料中的阻尼材料的组分为:以质量份计,氢化丁腈橡胶,90~110份;炭黑N220,30~50份;氧化锌,4~6份;硬脂酸,0.8~1.2份;
防老剂N445,1~2份;促进剂TMTD,0.5~1份;硫磺,2~3份;促进剂CZ,1~2份;抗氧剂1010,
25~35份;
所述“贫胶”是指树脂含量低于预浸料中正常的树脂含量;
然后,对缝合预成型体铺设真空袋并抽真空,导入树脂,而且贫胶预浸料所用树脂与导入工艺所用树脂为同一种树脂,形成树脂缝合预成型体;再对树脂缝合预成型结构所在体系进行扫频激震处理;真空袋的铺设方法为:将铺设有下脱模布的模具准备好后,将缝合预成型体铺入模具中,再铺上脱模布,接着是导流网,最后是真空袋;
最后,按照共固化工艺参数将扫频激震处理后的树脂缝合预成型体共固化,即得到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薄膜复合材料;
共固化时,真空袋内一直保持0.08~0.095MPa的负压,从室温以1~3℃/min的升温速率使温度达到120℃保温2小时,然后以不大于降温速率1.5℃/min的降温速率降至60℃以下,完成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的共固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贫胶预浸料中的增强材料选用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其他纤维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带阻尼薄膜的贫胶预浸料采用刷涂或喷涂或连续预浸工艺制备得到,即将阻尼材料按合适比例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阻尼材料溶液,用刷子或喷枪或浸润工艺将该溶液刷或喷或浸润在单层贫胶预浸料之上,待阻尼材料溶液中的有机溶剂挥发后,就得到带阻尼薄膜的贫胶预浸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小部分硫化的阻尼薄膜或者带阻尼薄膜的贫胶预浸料中的阻尼材料的组分为:以质量份计,氢化丁腈橡胶,100份;炭黑N220,40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1份;防老剂N445,1.5份;促进剂TMTD,0.8份;硫磺,2.5份;促进剂CZ,1.5份;抗氧剂1010,30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选用的纤维纱线类型为Kevlar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其它高性能纤维纱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纤维纱线的种类为Kevlar纤维,纤维纱线所形成的缝合纤维为Kevlar-29,其直径为0.3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对树脂缝合预成型体扫频激震时,采用激震器进行处理,激震器激震位置施加在体系的模具下表面位于体系重心处,频率从五赫兹到一万赫兹,幅值在0.1-2mm,持续5-8分钟,然后静置3-5分钟,重复所述过程二到五次。
8.采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制作工艺得到的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薄膜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