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武术训练用智能桩,主要用于代替人工进行持靶,以使训练者能够进行直拳练习、摆拳练习、勾拳练习以及鞭腿练习;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桩单元(1)、手练单元(2)和腿练单元(3),所述的手练单元(2)安装在移桩单元(1)左部,腿练单元(3)安装在移桩单元(1)右部;所述的移桩单元(1)包括桩体(11)以及带动桩体(11)进行前后平动的桩动模块(12),移桩单元(1)可以带动手练单元(2)和腿练单元(3)在前后方向上同向平动,移桩单元(1)还可以带动手练单元(2)和腿练单元(3)在前后方向上相向运动;所述的手练单元(2)前端安装有手部练习靶,用以配合训练者练习直拳、摆拳和勾拳;所述的腿练单元(3)前端安装有腿部练习靶,用以配合训练者练习鞭腿;
所述的桩体(11)整体为圆柱形结构,且桩体(11)由一个半圆柱体结构的左桩(111)和一个半圆柱体结构的右桩(112)组成,所述的左桩(111)与右桩(112)下端均独立安装有一个桩动模块(12),且桩动模块(12)用于带动左桩(111)或右桩(112)进行同向或相向的前后平动;
所述的右桩(112)上下两端均焊连有扁平的限位板(113),左桩(111)上下两端均焊连有限位块(114);所述的限位板(113)左端延伸至左桩(111)处并沿前后方向设置开有滑动槽(1131),左桩(111)上的限位块(114)可滑动的嵌入限位板(113)的滑动槽(1131)内;限位板(113)与限位块(114)用于对左桩(111)与右桩(112)在左右方向上进行限位;
所述的手练单元(2)包括手练持靶端(21),腿练单元(3)包括腿练持靶端(31),手练持靶端(21)与腿练持靶端(31)均包括击打靶(211)、凹形夹持架(212)、弹性橡胶圈(213)、端盖(214)、缓冲弹簧(215)和靶端电机(216),所述的击打靶(211)通过一根贯穿击打靶(211)的穿靶转轴竖直可转动的布置在凹形夹持架(212)上下两端,所述的凹形夹持架(212)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十”字型的缓冲槽,穿靶转轴贯穿缓冲槽,所述的弹性橡胶圈(213)位于缓冲槽内并包绕穿靶转轴,所述的端盖(214)位于缓冲槽上下两端,且端盖(214)与弹性橡胶圈(213)相胶结,所述的缓冲弹簧(215)均匀布置在弹性橡胶圈(213)四周,且缓冲弹簧(215)一端固连在缓冲槽内壁,缓冲弹簧(215)另一端固连在弹性橡胶圈(213)上;所述的靶端电机(216)固连在端盖(214)上并用于带动穿靶转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武术训练用智能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练单元(2)包括一号转动关节(22)、二号转动关节(23)和手练竖移端(24),所述的一号转动关节(22)与手练持靶端(21)的凹形夹持架(212)后部转动连接,一号转动关节(22)用于带动手练持靶端(21)整体做自动上下摆动;所述的二号转动关节(23)与一号转动关节(22)后部相连接,二号转动关节(23)用于带动一号转动关节(22)整体做自动旋转运动;所述的手练竖移端(24)包括手练气缸(241)和安装在左桩(111)上下两端的一号竖移撑板(242),所述的手练气缸(241)安装在一号竖移撑板(242)上并在一号竖移撑板(242)之间呈竖直布置,且手练气缸(241)与二号转动关节(23)后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武术训练用智能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腿练单元(3)包括腿练缓冲模块(32)、让位关节(33)和腿练竖移端(34);所述的腿练缓冲模块(32)包括腿练转轴(321)、缓冲底座(322)和弹性缓冲件(323),所述的腿练转轴(321)水平可转动的安装在缓冲底座(322)上,且腿练转轴(321)一端与腿练持靶端(31)后部相焊连,所述的弹性缓冲件(323)分别安装在腿练转轴(321)左右两端并用于对施加在腿练转轴(321)左右两侧的力进行缓冲;所述的让位关节(33)与缓冲底座(322)相连接,让位关节(33)用于带动缓冲底座(322)整体的左右摆动;所述的腿练竖移端(34)包括腿练气缸(341)和安装在右桩(112)上下两端的二号竖移撑板(342),所述的腿练气缸(341)安装在二号竖移撑板(342)上并在二号竖移撑板(342)之间呈竖直布置,且腿练气缸(341)与让位关节(33)后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武术训练用智能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体(11)上还安装有喷射模块,所述的喷射模块可用于喷射水流或橡胶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武术训练用智能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竖移撑板(242)与二号竖移撑板(342)均为三角形结构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