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体车库,其具有多个泊车位;
转运装置,其设置于立体车库上,且用于将车辆转运至泊车位的入口处;
换向装置,其设置于转运装置上,且用于调节车辆的方位;以及
存取执行装置,其设置于换向装置上,且用于使处于泊车位入口处的车辆移动至泊车位中;
其中,所述立体车库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底层存车库、中层存车库和顶层存车库,中层存车库至少设置一个,底层存车库包括底层外支持架、设置于底层外支持架内部的底层内支持架以及呈辐射状分布且与底层外支持架和底层内支持架连接的多个连接组件,底层外支持架是由多个第一底层外梁和多个第二底层外梁连接而成的圆环形结构,各个第一底层外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底层外梁连接,各个第二底层外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底层外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泊车位在所述立体车库上沿竖直方向设置多层,且泊车位在各层沿周向均布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存车库、中层存车库和顶层存车库上沿周向均布多个所述泊车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存车库上的泊车位的数量比底层存车库上的泊车位的数量多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层外梁和第二底层外梁均为弧度小于180度的圆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层外梁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二底层外梁的弧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层外梁和所述第二底层外梁通过紧固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层外梁的端部具有第一底层外凸台和第一底层外槽,所述第二底层外梁的端部具有嵌入第一底层外槽中的第二底层外凸台和让第一底层外凸台嵌入的第二底层外槽,第一底层外凸台和第二底层外凸台通过紧固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内支持架是由多个第一底层内梁和多个第二底层内梁连接而成的圆环形结构,各个第一底层内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底层内梁连接,各个第二底层内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底层内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层内梁和所述第二底层内梁通过紧固件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层内梁的端部具有第一底层内凸台和第一底层内槽,所述第二底层内梁的端部具有嵌入第一底层内槽中的第二底层内凸台和让第一底层内凸台嵌入的第二底层内槽,第一底层内凸台和第二底层内凸台通过紧固件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存车库包括中层外支持架、设置于中层外支持架内部的中层内支持架以及呈辐射状分布且与中层外支持架和中层内支持架连接的多个连接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外支持架是由多个第一中层外梁和多个第二中层外梁连接而成的圆环形结构,各个第一中层外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中层外梁连接,各个第二中层外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中层外梁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层外梁和所述第二中层外梁通过紧固件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层外梁的端部具有第一中层外凸台和第一中层外槽,所述第二中层外梁的端部具有嵌入第一中层外槽中的第二中层外凸台和让第一中层外凸台嵌入的第二中层外槽,第一中层外凸台和第二中层外凸台通过紧固件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内支持架是由多个第一中层内梁和多个第二中层内梁连接而成的圆环形结构,各个第一中层内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中层内梁连接,各个第二中层内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中层内梁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层内梁和所述第二中层内梁通过紧固件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层内梁的端部具有第一中层内凸台和第一中层内槽,所述第二中层内梁的端部具有嵌入第一中层内槽中的第二中层内凸台和让第一中层内凸台嵌入的第二中层内槽,第一中层内凸台和第二中层内凸台通过紧固件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存车库包括顶层外支持架、设置于顶层外支持架内部的顶层内支持架以及呈辐射状分布且与顶层外支持架和顶层内支持架连接的多个连接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外支持架是由多个第一顶层外梁和多个第二顶层外梁连接而成的圆环形结构,各个第一顶层外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顶层外梁连接,各个第二顶层外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顶层外梁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层外梁和所述第二顶层外梁通过紧固件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层外梁的端部具有第一顶层外凸台和第一顶层外槽,所述第二顶层外梁的端部具有嵌入第一顶层外槽中的第二顶层外凸台和让第一顶层外凸台嵌入的第二顶层外槽,第一顶层外凸台和第二顶层外凸台通过紧固件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内支持架是由多个第一顶层内梁和多个第二顶层内梁连接而成的圆环形结构,各个第一顶层内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顶层内梁连接,各个第二顶层内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顶层内梁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层内梁和所述第二顶层内梁通过紧固件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层内梁的端部具有第一顶层内凸台和第一顶层内槽,所述第二顶层内梁的端部具有嵌入第一顶层内槽中的第二顶层内凸台和让第一顶层内凸台嵌入的第二顶层内槽,第一顶层内凸台和第二顶层内凸台通过紧固件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包括可移动设置的吊篮和与吊篮连接且用于产生使吊篮上升的驱动力的提升组件,所述换向装置设置于吊篮上,所述立体车库的内部具有容纳吊篮的纵向通道。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上设有引导轮,所述立体车库上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让引导轮嵌入且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括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吊篮上的换向平台和用于对换向平台提供使其旋转的驱动力的换向驱动组件,所述存取执行装置设置于换向平台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平台位于呈周向分布的多个泊车位的中心处,换向平台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吊篮的移动方向相平行。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包括第一托举组件、与第一托举组件连接且与第一托举组件之间的距离可调的第二托举组件和与第一托举组件连接且用于提供使其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运动的驱动力的第一驱动器。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换向装置的换向平台上,换向平台为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转运装置上,所述第一托举组件和所述第二托举组件为可移动的设置于换向平台上。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举组件包括第一托举架、设置于第一托举架上的第一行走轮、设置于第一托举架上的第一限位件和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一托举架上且与第一限位件相配合托举车辆车轮的第一夹持件。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一夹持件在所述第一托举架上均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一限位件分别朝向第一托举架的一侧伸出,各个第一夹持件分别与一个第一限位件相配合。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取执行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件连接且使第一夹持件可在工作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位置调节组件,处于工作位置处的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平行。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托举架上的第一调节杆、套设于第一调节杆上且与第一调节杆构成螺旋传动的第一滑动螺母和与第一滑动螺母转动连接的第一拉杆,第一拉杆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转动连接。
36.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举组件包括第二托举架、设置于第二托举架上的第二行走轮、设置于第二托举架上的第二限位件和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二托举架上且与第二限位件相配合托举车辆车轮的第二夹持件。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在所述第二托举架上均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二限位件分别朝向第二托举架的一侧伸出,各个第二夹持件分别与一个第二限位件相配合。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取执行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且使第二夹持件可在工作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位置调节组件,处于工作位置处的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平行。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托举架上的第二调节杆、套设于第二调节杆上且与第二调节杆构成螺旋传动的第二滑动螺母和与第二滑动螺母转动连接的第二拉杆,第二拉杆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转动连接。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举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托举架上且用于对所述第二限位件提供使其在水平方向上做往复直线运动的驱动力的第二驱动器,第二限位件相对于第二托举架做往复直线运动时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托举组件做直线运动的运动方向相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