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减轻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为:(1)取2~3kg沸石,用铁锤敲碎成粒径为5~8cm的碎石,再放入粉碎机中粉碎30~
40min后,置于碾磨机中碾磨成粉末,然后放入容器中,加入浓度为0.8mol/L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量为20~25L/Kg,在室温条件下,振荡1h,静置沉淀,分离得沸石浊液;
(2)将上述所得的沸石浊液放入消化池中,按重量份数计,加入20~45份活性污泥、
15~35份枯叶和20~55份杂草,控制消化池内温度为50~60℃,通入回流蒸汽,密封发酵1~2个月,待其全部腐烂成稀泥状后取出,自然风干;
(3)将上述风干后的混合物放入50~70mL0.1mol/L的EDTA二钠溶液中浸泡5~7h,待浸泡完成后,在太阳光下曝晒1~2天,每隔30~50min翻晒一次,待其晒干后,加入
30~40mL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浸泡3~5h,再加入30~40mL0.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3~5h;
(4)待浸泡完成后,控制转速为700~900r/min,磁力搅拌30~40min,再向其中加入
3~5g铝盐,在温度为80~90℃下,搅拌混合均匀后,自然风干,待风干后,置于碾磨机中碾磨成粉末,再置于100~110℃烘箱中干燥20~30min,得粉末备用;
(4)取15~20g氢氧化铁于反应容器中,分别向其中加入5~10g硫酸亚铁和30~
40mL双氧水,控制温度为80~90℃,在700~900r/min转速下,搅拌混合均匀,反应1~
2h,待反应完成后,加入8~12g氢氧化钠粉末,在8~10℃温度下,搅拌20~30min,得氢氧化钠絮体;
(5)将上述所得的氢氧化钠絮体加入上述备用的粉末中,在转速为1000~1200r/min,磁力搅拌50~60min,混合均匀,投入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膜中,并快速搅拌15~30min,待15~30min后,加入PAC絮凝剂,每次加入量与氢氧化钠絮体质量比为1:2,控制转速为
500r/min,搅拌1~2min;
(8)待其搅拌完成后,再向膜中加入PAM聚丙烯酰胺,每次加入量与氢氧化钠絮体质量比为1:3,设置转速为500r/min,搅拌3~5min后,加入去离子水,加入量与PAM聚丙烯酰胺质量比为1:2,洗涤3~5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