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基于气候补偿的变风量空调末端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末端控制器、送风温度控制器、新风控制器、新风阀、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送风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冷冻水阀、数据采集AI模块、数据采集AO模块、末端风阀、换热器、送风机和VAV BOX。
其中,上位机与末端控制器、送风温度控制器以及新风控制器相连;末端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室内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的数据采集AI模块相连,末端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末端风阀的数据采集AO模块相连;送风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送风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AI模块相连,送风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冷冻水阀的数据采集AO模块相连;新风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新风阀以及室外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AI模块相连,新风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新风阀的数据采集AO模块相连;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送风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的电流型输出端分别与自身对应的数据采集AI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新风阀、冷冻水阀、末端风阀电压型输出端分别与自身对应的数据采集AI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末端风阀电压型输入端、冷冻水阀电流型输入端、新风阀电压型输入端分别与自身对应的数据采集AO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数据采集AI模块和数据采集AO模块连接上位机;
所述新风阀、室外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新风入口风管处;末端风阀安装在VAV BOX内;
室内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末端房间内;送风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送风管内;风速传感器安装在VAV BOX的风管内;冷冻水阀安装在换热器回水管路上。
2.一种基于气候补偿的变风量空调末端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每种新风量的设定值下,确定每组室外温度、室内温度设定值和送风温度设定值的组合下系统总耗电量最小值,并得到系统总耗电量最小值所对应的送风温度设定值,作为最优送风温度设定值;将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设定值作为自变量,将最优送风温度设定值作为因变量,得到当前的新风量工况下对应的拟合曲线;将拟合曲线及其对应的新风量设定值存入拟合曲线数据库。
步骤2:采集当前新风量,从拟合曲线数据库中找出与该新风量对应的拟合曲线;采集当前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设定值,并由拟合曲线得到送风温度设定值;将得到的送风温度设定值引入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气候补偿的变风量空调末端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1:判断当前新风量是否在设定范围内,是则执行步骤12;否则结束。
步骤12:判断当前室外温度是否在设定区间内,是则执行步骤13;否则,执行步骤17;
步骤13:判断当前室内温度设定值是否在设定区间内,是则执行步骤14;否则执行步骤16;
步骤14:在每种送风温度设定值下,当系统运行稳定时,采集系统总耗电量,得到系统总耗电量最小值所对应的送风温度设定值,作为最优送风温度设定值;执行步骤15;
步骤15:将室内温度设定值提高一个步长得到更新后的室内温度设定值;执行步骤
13;
步骤16:将室外温度提高一个步长得到更新后的当前室外温度;执行步骤12;
步骤17:将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设定值作为自变量,将最优送风温度设定值作为因变量,得到当前新风量工况下对应的拟合曲线;将拟合曲线及其对应的新风量存入拟合曲线数据库;执行步骤18;
步骤18:将当前新风量提高一个步长得到更新后的当前新风量;执行步骤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候补偿的变风量空调末端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所述新风量不小于总送风量的1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候补偿的变风量空调末端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所述室内温度设定值的范围为18-2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候补偿的变风量空调末端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中,所述送风温度设定范围为26-33℃。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候补偿的变风量空调末端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21:采集当前新风量,从拟合曲线数据库中找出与该新风量对应的拟合曲线;
步骤22:采集当前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设定值,将二者作为自变量代入步骤21中找到的曲线中,得到最优送风温度设定值;
步骤23:将得到的送风温度设定值引入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此时,系统的总能耗显然处于最小值;
步骤24:判断预设的控制检测时间是否到达,若到达则重复以上执行步骤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