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菌剂,它的活性成分是由黑曲霉、拟康氏木霉、鲜绿青霉、解木聚糖梭菌、枯草芽胞杆菌和圆褐固氮菌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曲霉为黑曲霉ZM-8(Aspergillus niger ZM-8)CCTCC NO:M209125、所述 拟康 氏 木霉 为拟 康氏 木霉 (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 i)CGMCC NO.3.6608、所 述 鲜 绿 青 霉 为 鲜 绿 青 霉 (Penicillium visidicatum)CGMCC NO.3.5933、所述解木聚糖梭菌为解木聚糖梭菌(Clostridium xylanolyticum)DSM No.6555、所述枯草芽胞杆菌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ACCC No.03189、所述圆褐固氮菌为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CGMCC NO.1.2391和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CGMCC NO.1.014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中,所述黑曲霉、所述拟康氏木霉、所述鲜绿青霉、所述解木聚糖梭菌、所述枯草芽胞杆菌、所述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CGMCC NO.1.2391和所述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CGMCC NO.1.0142的菌落形成单位数目比为(2-3):(2-3):(2-3):(3-4):(3-4):(3-4):(3-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中,所述黑曲霉、所述拟康氏木霉、所述鲜绿青霉、所述解木聚糖梭菌、所述枯草芽胞杆菌、所述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CGMCC NO.1.2391和所述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CGMCC NO.1.0142的菌落形成单位数目比为1:1:1:1.5:1.5:2:2。
5.制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菌剂的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黑曲霉、所述拟康氏木霉、所述鲜绿青霉、所述解木聚糖梭菌、所述枯草芽胞杆菌、所述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CGMCC NO.1.2391和所述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CGMCC NO.1.0142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比例混合,得到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将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与菌剂载体混合,得到所述菌剂。
6.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菌剂在提高农作物秸秆分解率和/或增加土壤肥力和/或提高农作物产量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菌剂在制备提高农作物秸秆分解率和/或增加土壤肥力和/或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产品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微生物肥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肥料为复合微生物肥料和/或生物有机肥。
10.如下任一方法a、b或c:
a、提高土壤中秸秆分解率的方法,包括向土壤中施入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菌剂,提高土壤中秸秆分解率;所述土壤为秸秆还田的土壤;
b、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包括向土壤中施入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菌剂,增加土壤肥力;
c、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包括向土壤中施入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菌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