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有效止浆岩盘缺失条件下富水破碎岩体综合注浆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致灾水源及含导水通道综合探查:综合利用地质分析方法和地球物理探查手段判识致灾水源及含导水通道,确定注浆治理靶区空间位置;
B.止浆岩盘改造方案及注浆治理方案设计:按照综合探查结论,制定止浆岩盘改造方案,确定改造深度、范围及顺序,其中改造孔兼作注浆孔;制定注浆方案,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注浆孔间距、注浆加固层或圈厚度、浆液配比和注浆压力关键参数及注浆孔序列;
C.止浆岩盘改造:按照止浆岩盘改造方案加工自适应止浆装置,施工改造孔,通过自适应止浆装置处理软弱地层为止浆岩盘;对于大涌水量工况,需在主含导水通道上加密改造孔,并预留引流泄压钻孔;
D.注浆过程控制及安全控制:根据注浆治理方案,依次对各序注浆孔实施注浆,对靶区进行注浆加固堵水治理;注浆过程中实时根据全站仪对止浆岩盘表层位移监控信息反馈调整注浆参数,确保围岩安全及注浆效果;
E.引流泄压钻孔封堵:区域内钻孔注浆结束后,最后封堵引流泄压钻孔;
F.注浆效果综合检验:通过检查孔和地球物理手段对注浆区段进行注浆效果检验,圈定注浆薄弱区空间范围,确定薄弱带补充注浆方案;
G.薄弱带补充注浆:利用小导管注浆,针对注浆薄弱区进行治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A中致灾水源及含导水通道综合探查具体包括:综合分析隧道、城市地铁地下工程勘探时期及施工过程水文地质资料,从构造环境、地层岩性和地下水多方面对致灾水源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地质雷达与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物探方法对成灾区域进行探查,确定致灾通道空间范围及特征,为注浆治理靶区圈定和治理方案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B中的止浆岩盘改造方案设计具体包括:
1)止浆岩盘改造深度确定在含导水通道顶界以下0.5~1m,若含导水通道埋深超过
8~10m,则改造深度选取为5~6m;
2)根据治理区轮廓线外扩2~3m作为止浆岩盘改造范围;
3)止浆岩盘改造时遵照由外而内的原则,即由周边向主含导水通道区域收缩,必要时需在主含导水通道周围加密改造孔,并预留2~3个引流泄压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B中的注浆治理方案设计中注浆孔序列具体包括:
1)确定注浆孔序列,根据现场条件将注浆孔划分为3个序列,其中Ⅰ序孔间距为2~
3m,Ⅱ序孔间距为1~1.5m,Ⅲ序孔间距为0.5m,施工过程中按照Ⅰ~Ⅲ的顺序依次对各序孔实施注浆;在主含导水通道附近,同时施工Ⅰ序孔和Ⅱ序孔,作为改造加密和注浆加密钻孔使用;
3)各序注浆孔施工时间以止浆岩盘改造方案设计为准,即以“由周边向主含导水构造收缩”为原则,将地下水逐步引导至主含导水通道内集中排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自适应止浆装置包括:模袋注浆管、箍紧器、孔口管和模袋;模袋注浆管和孔口管外侧套置由土工布加工而成的模袋;模袋的端头通过箍紧器与模袋注浆管和孔口管固定;箍紧器上钻设圆孔,并以焊接方式连接模袋注浆管和孔口管,其边缘加工成台阶状圆盘并钻设固定孔,其周缘加工环状凹槽,分别通过法兰和高强橡胶圈箍紧模袋端头;模袋注浆管端部连接高压球阀,外接注浆设备,模袋注浆管末端位于模袋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施工改造孔具体包括:首先使用无芯地质钻头在破碎岩体中施工至含导水通道顶界下0.5~1m,下入自适应止浆装置;
依次通过模袋注浆管向模袋内注浆,注浆终止压力选择为1~1.5MPa;注入的浆液注浆撑起模袋,同时挤压周围破碎软弱岩体,提高其力学强度和抗渗性;多个自适应止浆装置的联合作用将含导水通道上部破碎软弱岩体改造成能够抵抗3~4MPa注浆压力的止浆岩盘;在极破碎区域及主含导水通道附近,Ⅰ序孔施工完毕后,加密施工Ⅱ序孔,避免止浆岩盘改造时薄弱区产生;
选取主含导水通道内施工的2~3个改造孔,模袋注浆完毕后,继续施工钻孔至主含导水通道内,下入 钢管制作的二级孔口管,二级孔口管端部连接防突装置、高压表及高压阀门;二级孔口管上部和自适应止浆装置孔口管之间通过快硬水泥卷固定密封,该方法为公知工法;
二级孔口管下部穿过孔口管,穿出部分的二级孔口管上钻设多组台阶状溢流孔,周缘包裹滤网;注浆过程中,引流泄压孔处于敞开状态,起到引导注浆和避免水压力过高损毁止浆岩盘的作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注浆的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材料参数如下:水泥浆水灰比即水与42.5R普通水泥质量比为1:1;水玻璃浓度在35~42Be之间,模数为2.3~3.0,42.5R普通水泥单液浆和水玻璃体积比为2:1。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D的根据注浆治理方案,依次对各序注浆孔实施注浆,对靶区进行注浆加固堵水治理包括;
首先采用地质钻机,利用无芯钻头钻至设计孔深,下入注浆花管;注浆花管穿过孔口管,穿出部分的注浆花管上钻设多组溢浆孔,溢浆孔上覆能抵抗0.1~0.3MPa注浆压力的铝片,注浆花管与孔口管之间通过快硬水泥卷固定密封,该方法为公知工法;注浆花管端头连接进浆球阀和泄压阀,泄压阀连接注浆设备;
注浆材料采用单液水泥浆和C-S双液浆,材料参数如下:水泥浆水灰比即水与42.5R普通水泥质量比为1:1;水玻璃浓度在35~42Be之间,模数为2.3~3.0,42.5R普通水泥单液浆和水玻璃体积比为2:1;注浆终止压力取2~3MPa。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D安全控制包括:注浆过程中采用全站仪对止浆岩盘表层位移监控,监控频率为2次/h,若单孔注浆过程中,表层抬升超过1cm,则需要控制注浆压力,调整注浆参数,确保注浆安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G.薄弱带补充注浆包括:采用小导管径向注浆方式进行补注;小导管长度为4.5m,小导管间距为1m,排距为1.5m,呈梅花型布置,小导管注浆采用42.5R普通水泥单液浆,注浆终压为2~3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