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辅助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活动设有一个装配组件(2)以及一个擦拭组件(3),所述擦拭组件(3)位于底座(1)及装配组件(2)之间,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吸尘机(13);
所述装配组件(2)包括装配台(201),所述装配台(20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第一弧形滑槽(202),所述装配台(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圆台(203),所述导向圆台(203)的底部开设有T形环槽(204),所述导向圆台(20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弧形滑槽(205),所述第二弧形滑槽(205)位于第一弧形滑槽(202)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弧形滑槽(205)与第一弧形滑槽(202)的规格相同,所述T形环槽(20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T形滑块(206),两个所述T形滑块(20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包覆条(207),两个所述包覆条(207)共同连接有一个弹性包覆帆布(208),两个所述T形滑块(20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扭推杆(209),两个所述包覆条(207)的内部为空心设置,且两个所述包覆条(207)的内壁上均贯穿开设有多个上下分布的吸尘口(2071),多个所述吸尘口(2071)与包覆条(207)的内部空腔连通,两个所述包覆条(207)的外壁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管柱(2072),两个所述管柱(2072)分别与两个包覆条(207)的内部空腔连通,两个所述管柱(2072)的端部分别与两个吸尘机(13)的输出端通过软质导管连接;
所述擦拭组件(3)包括有转接板(301),所述转接板(301)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后端,所述转接板(3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转接轴(302),两个所述转接轴(302)均活动贯穿转接板(301)的正面及背面,且两个所述转接轴(302)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摆臂(303),两个所述摆臂(303)位于转接板(301)的前端,两个所述摆臂(303)的正面下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4),两个所述连接杆(304)远离两个摆臂(30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握板(305),两个所述弧形握板(305)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海绵擦拭条(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辅助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2)还包括有扭推横条(2010),所述扭推横条(2010)位于装配台(201)的顶部,所述扭推横条(2010)的顶部向下贯穿开设有矩形槽(2011),所述矩形槽(2011)的内壁与两个扭推杆(209)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扭推横条(20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内丝座(2012),所述装配台(201)的顶面左部及右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分布的轴承座(2013),两个前后分布的所述轴承座(2013)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014),两个所述螺纹杆(2014)的螺纹方向相反布置,两个所述螺纹杆(2014)分别活动贯穿两个内丝座(2012),且两个所述螺纹杆(2014)分别与两个内丝座(2012)贯穿孔之间螺纹配合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2014)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15),两个所述第一齿轮(2015)位于两个内丝座(2012)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辅助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台(201)的顶部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设有双杆电缸(2016),所述双杆电缸(2016)的两个输出杆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施力板(2017),两个所述施力板(2017)相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推杆(2018),两个所述推杆(2018)的外壁上均套设有弹簧(2019),两个所述推杆(2018)的外壁上均滑动连接有连接脚架(2020),所述弹簧(2019)固定安装在施力板(2017)与连接脚架(2020)之间,两个所述连接脚架(2020)相靠近的一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头(2022),两个所述弧形夹头(2022)位于扭推横条(2010)的底部,两个所述弧形夹头(2022)之间夹持有转子(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辅助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脚架(2020)的正面均贯穿开设有让位槽(2021),两个所述连接脚架(2020)相远离的一侧面上均贯穿开设有滑孔(2025),且两个所述连接脚架(2020)通过两个滑孔(2025)与两个推杆(2018)的外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推杆(2018)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折角弯块(2023),两个所述折角弯块(2023)均滑动贯穿两个让位槽(2021),并延伸至两个让位槽(2021)的后端,两个所述折角弯块(202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2024),两个所述第一齿条(2024)位于两个第一齿轮(2015)的外围,且两个所述第一齿条(2024)与两个第一齿轮(2015)的规格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辅助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台(20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让位孔(2001),所述装配台(201)的圆心与第一弧形滑槽(202)的圆形共心设置,两个所述弧形夹头(2022)均为半圆形设置,且两个所述弧形夹头(2022)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弧形导向槽(20221),两个所述弧形导向槽(2022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块(20222),两个所述弧形滑块(20222)均为半圆形设置,且两个所述弧形滑块(20222)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夹持瓦(20223),两个所述夹持瓦(20223)均为半圆形设置,两个所述夹持瓦(20223)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弧形夹槽(20224),两个所述夹持瓦(2022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半圆齿轮(20225),两个所述半圆齿轮(20225)为半圆设置,其中一个所述折角弯块(20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拨转齿条(20226),所述拨转齿条(20226)位于两个半圆齿轮(20225)的后端,所述拨转齿条(20226)的规格与两个半圆齿轮(20225)的规格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辅助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接轴(302)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07),所述装配台(201)的顶部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臂(4),所述固定臂(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308),所述第二齿条(308)位于两个转接轴(302)之间的上部,且所述第二齿条(308)的规格与两个第二齿轮(307)的规格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辅助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接轴(302)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端帽(309),两个所述端帽(309)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扭簧(3010),两个所述扭簧(3010)的位于两个转接轴(302)的外围,且两个所述扭簧(3010)的前端与转接板(30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板(3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楔(3011),所述限位楔(3011)位于两个摆臂(303)之间,且所述限位楔(3011)的左右两侧面与两个摆臂(303)相靠近的一侧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辅助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导向竖杆(5),两个所述导向竖杆(5)位于转接板(301)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导向竖杆(5)的外壁上共同滑动连接有一个升降台(6),所述升降台(6)位于装配台(201)的背面,且所述升降台(6)与装配台(20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杠(7),所述升降丝杠(7)位于两个导向竖杆(5)之间,且所述升降丝杠(7)活动贯穿升降台(6)的上下面,并与升降台(6)的贯穿孔之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升降丝杠(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把(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辅助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定位块(9),所述定位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0),所述定位块(9)的顶部活动设有电机外壳(12),所述电机外壳(12)的装配螺栓孔均套接在多个定位柱(10)的外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辅助装配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S1、将电机外壳(12)放置在定位块(9)的顶部,并且使其装配螺栓孔均套在定位柱(10)的外壁上对电机外壳(12)进行定位,使电机外壳(12)无法侧向移动;
S2、装配员将与电机外壳(12)适配的转子(11)从装配台(201)的底部插入让位孔(2001)内部,并且将转子(11)的轴杆处于两个弧形夹头(2022)之间,启动双杆电缸(2016),通过双杆电缸(2016)的两个输出杆回缩带动两个施力板(2017)向中间等距移动,进一步带动两个推杆(2018)以及两个连接脚架(2020)向中间靠拢,带动两个弧形夹头(2022)同步移动,直至两个弧形夹头(2022)与转子(11)的轴杆外壁抵接,对转子(11)的轴杆进行夹持后无法继续向中间移动,继续通过双杆电缸(2016)的输出杆带动两个施力板(2017)向中间等距移动,由于两个弧形夹头(2022)受到转子(11)轴杆的反向作用力无法继续移动,导致两个推杆(2018)沿着两个滑孔(2025)滑动,两个弹簧(2019)被压缩,两个弹簧(2019)产生的弹力将两个连接脚架(2020)及弧形夹头(2022)向中间推顶带动两个夹持瓦(20223)向中间移动,直至两个弧形夹槽(20224)将转子(11)轴杆牢牢夹持住,此时转子(11)的轴心与电机外壳(12)的圆心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并且两个弧形夹头(2022)带动两个半圆齿轮(20225)向中间合并,使两个半圆齿轮(20225)合并成一个完整的环齿轮;
S3、两个推杆(2018)向中间移动会带动两个折角弯块(2023)一同移动,进一步将两个第一齿条(2024)向中间推动,两个第一齿条(2024)向中间移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向两个第一齿轮(2015)的底部靠近,直至与两个第一齿轮(2015)啮合,带动两个第一齿轮(2015)反向旋转,进一步使两个第一齿条(2024)反向旋转,将两个内丝座(2012)向前推动带动扭推横条(2010)一同移动,使矩形槽(2011)带动两个扭推杆(209)向前移动,两个扭推杆(209)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第一弧形滑槽(202)以及第二弧形滑槽(205)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带动两个T形滑块(206)沿着T形环槽(204)向前滑动,直至两个包覆条(207)滑动至最前位置而合并在一起,此时弹性包覆帆布(208)包裹在转子(11)的外围,期间两个吸尘机(13)运转产生吸附力,通过两个软质导管传递至两个包覆条(207)的内部,并通过多个吸尘口(2071)将转子(11)表面附着的灰尘吸附掉,避免带有灰尘的转子(11)转配到电机外壳内部的定子(12)的内部,而两个折角弯块(2023)向中间移动时,与拨转齿条(20226)相连接的一个折角弯块(2023)会带动拨转齿条(20226)一同移动,推动两个合并的半圆齿轮(20225)旋转,两个半圆齿轮(20225)旋转带动两个夹持瓦(20223)沿着弧形导向槽(20221)与弧形滑块(20222)的滑动轨迹旋转,进一步带动被夹持的转子(11)转动,使得转子(11)的表面均能被两个包覆条(207)上开设的多个吸尘口(2071)提供除尘作用;
S4、当弹性包覆帆布(208)完成对转子(11)的包裹后,装配员手动缓慢旋转转把(8)带动升降丝杠(7)旋转,在螺纹推力作用下向下释放升降台(6),升降台(6)受到两个导向竖杆(5)的滑动导向向上释放会更加稳定流畅,升降台(6)向下释放时会带动装配台(201)向下一同移动,进一步带动被夹持的转子(11)向下移动,将转子(11)连通对转子(11)进行包裹的弹性包覆帆布(208)一起插入电机外壳(12)内部,使得在转子(11)插入电机外壳(12)内部时,受到弹性包覆帆布(208)对转子(11)外壁的包裹作用,转子(11)的外壁不会摩擦电机外壳(12)内部的定子线圈,避免定子线圈损坏以及线圈破漆问题出现,保证了装配的合格率;
S5、当弹性包覆帆布(208)完成对转子(11)的包裹,随着装配台(201)继续向下释放,包裹转子(11)的弹性包覆帆布(208)外壁会与两个海绵擦拭条(306)的内壁摩擦,将附着在弹性包覆帆布(208)外壁上的灰尘等擦除,避免将灰尘携带到电机外壳(12)的内部,固定臂(4)携带第二齿条(308)随同装配台(201)向下同步移动向两个第二齿轮(307)靠近,直至与两个第二齿轮(307)啮合后带动两个第二齿轮(307)反向转动,带动两个转接轴(302)转动,将两个摆臂(303)向外围翻转,进一步将两个弧形握板(305)向两侧翻转,从而避让装配台(201)向下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