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应式自动对齐充电桩,包括主体(1)和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套接在主体(1)外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机构(3),所述安装机构(3)分布在连接架(2)一侧,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有安装座(301),所述安装座(301)固定连接在连接架(2)底部,所述安装座(301)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02),所述支撑座(302)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器(305);
填充机构(4),所述填充机构(4)设置在安装座(301)顶部,所述填充机构(4)包括有填充压板(401),所述填充压板(401)滑动连接在安装座(301)顶部,所述填充压板(401)中心处开设有通孔;
推动机构(6),所述推动机构(6)分布在填充压板(401)顶部,所述推动机构(6)包括有滑柱(601),所述滑柱(601)滑动连接在填充压板(401)中心处,且所述滑柱(601)贯穿填充压板(401),所述滑柱(601)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柱(602);
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设置在推动机构(6)底部,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有液压推柱(501),所述液压推柱(501)套接在传动齿柱(602)底部,所述液压推柱(501)输出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延长板(503);
传动机构(7),所述传动机构(7)设置在延长板(503)顶部,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有电机(701),所述电机(701)固定连接在延长板(503)顶部;
所述缓冲器(305)有两组,两组所述缓冲器(305)以支撑座(302)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支撑座(302)远离安装座(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座(303),所述限位座(303)与安装座(301)结构相同,所述支撑座(302)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座(302)以安装座(301)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限位座(303)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04),所述限位板(304)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304)以限位座(303)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缓冲器(305)底部固定连接有感应架(306),所述感应架(306)底部电性连接有连接头(307);
其中,所述连接头(307)与感应连接架(102)相对应配合,其中,所述主体(1)包括有线缆接口(101),所述线缆接口(101)固定连接在主体(1)一侧,所述主体(1)背面固定连接有感应连接架(102),所述主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球(103),所述连接球(103)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遮伞(104),所述主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式自动对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遮伞(104)底部设置有球形槽,所述主体(1)正面设置有显示控制面板,所述遮伞(104)覆盖主体(1)顶部,所述固定底座(105)与地面连接,所述固定底座(105)底部设置有电力传输接头,所述固定底座(105)外表面与连接架(2)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式自动对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机构(4)还包括嵌入槽(402),所述嵌入槽(402)开设在填充压板(401)顶部中心处,所述填充压板(401)底部固定连接有延长杆(403);
其中,所述延长杆(403)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转架,且所述填充压板(401)底部与固定底座(105)、限位底座顶部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式自动对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6)还包括移动板(603),所述移动板(603)固定连接在滑柱(601)顶部,所述移动板(603)底部与电池压板底部相抵,所述移动板(603)底部与滑柱(60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垫板,且垫板外表面插接在嵌入槽(40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式自动对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还包括抵槽(502),所述抵槽(502)开设在液压推柱(501)输出端,所述传动齿柱(602)底部与抵槽(50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延长板(503)一侧与限位座(303)下表面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液压推柱(501)底部与地坑底部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式自动对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7)还包括传动齿轮(702),所述传动齿轮(702)转动连接在电机(701)输出端,所述传动齿轮(702)内壁啮合有连接齿轮(703),所述连接齿轮(703)转动连接在延长杆(403)外表面,所述连接齿轮(703)外表面与连接传动齿柱(602)啮合,且所述连接齿轮(703)设置在延长杆(403)底部的限位架内部,所述连接齿轮(703)与传动齿柱(602)滑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