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耐火材料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底部支撑座(1)上的承压输送带(6),通过底部支撑座(1)安装在承压输送带(6)上部的第一支架(10),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10)内侧的输入端朝向承压输送带(6)顶面的光谱分析仪(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11)、第三支架(12)以及第四支架(13),第二支架(11)和第三支架(12)的底部与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四支架(13)的内端底部与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四支架(13)的外端固定安装有承重支撑框(15),在承重支撑框(15)内侧的第四支架(13)下方通过轨道(16)安装有移动水池(14);在第二支架(11)内侧固定安装有输出端朝向承压输送带(6)顶部的压力压杆(18),在第三支架(12)内侧固定安装有输出端朝向承压输送带(6)顶部的折弯点压输出杆(19),在第四支架(13)内腔设置有自动热震稳定检测进出料装置;所述的自动热震稳定检测进出料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第四支架(13)内侧顶部的上部支撑轨道(20),在上部支撑轨道(20)的下方活动安装有承重平移小车(24),承重平移小车(24)的底部通过连杆(28)与高温电阻炉(29)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高温电阻炉(29)下方的第四支架(13)内壁固定安装有移动承接架(36),高温电阻炉(29)的前侧设置有纵向限位滑动轨道(31),纵向限位滑动轨道(31)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封口耐火密封开合板(32),封口耐火密封开合板(32)的内侧通过内壁设置有限位耐火层的进料口(50)与高温电阻炉(29)内腔相连通,在高温电阻炉(29)内腔设置有与进料口(50)相配合的内部承接加热座(30),在承重平移小车(24)的内端固定安装有转载轨道(23),转载轨道(23)的下方通过转载小车(22)与转载升降杆(21)相连接,转载升降杆(21)的底部与转载夹具(25)相连接,转载夹具(25)是底部开口的N字形结构框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撑座(1)的内壁与输送支架(2)固定连接,在输送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轮(3),主动轮(3)的外侧设置有旋转输送带(4),旋转输送带(4)的外壁通过连接件(5)与承压输送带(6)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承压输送带(6)与旋转输送带(4)之间设置有底部承压座(8),底部承压座(8)的两侧通过承压块(7)与输送支架(2)相连接,在底部承压座(8)的中部贯穿开设有连接件穿过槽(9),连接件(5)的顶部设置在连接件穿过槽(9)内,旋转输送带(4)的宽度不大于底部承压座(8)的宽度,底部承压座(8)的宽度不大于承压输送带(6)的宽度,底部承压座(8)的长度不大于旋转输送带(4)单侧直行段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支撑框(15)的底部与底部支撑座(1)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轨道(16)位于底部支撑座(1)一侧的承重支撑框(15)内侧,移动水池(14)的顶部开口朝向承重支撑框(15)外端底部开口,轨道(16)的长度至少为移动水池(14)长度的两倍,移动水池(14)的内端位于承压输送带(6)外侧的底部,移动水池(14)的另一端与第四支架(13)的外侧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压杆(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平齐下压板(38),平齐下压板(38)为方形板状结构,折弯点压输出杆(19)的底部设置有针状点压触头(37),针状点压触头(37)为杆状结构,针状点压触头(37)的底部高度位于平齐下压板(38)的下方,平齐下压板(38)与针状点压触头(37)的横向安装位置的中线为同一条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限位滑动轨道(31)下方的高温电阻炉(29)前侧位置固定安装有物料承接座(27),在物料承接座(27)的顶部设置有与封口耐火密封开合板(32)底部相配合的密封凹槽,封口耐火密封开合板(32)的底部活动安装在该密封凹槽内,进料口(50)的底部与物料承接座(27)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物料承接座(27)的底部位于承压输送带(6)的上方,转载升降杆(21)的主体杆件位于物料承接座(27)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载夹具(25)的两侧均设置有微型电机(26),微型电机(26)的输出端通过滑动螺母组件与转载夹具(25)内腔相配合,微型电机(26)的安装位置位于转载夹具(25)侧面中心朝向进料口(50)开口的一侧,封口耐火密封开合板(32)的长度不小于进料口(50)的口径长度,封口耐火密封开合板(32)的宽度不小于进料口(50)的口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电阻炉(2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动力电机(35),升降动力电机(3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旋转轮(34),在旋转轮(34)朝向转载升降杆(21)的一侧设置有定滑轮(33),定滑轮(33)的外侧套装有升降绳索,该升降绳索的一端与旋转轮(34)的外壁固定连接,该升降绳索的另一端与封口耐火密封开合板(32)的顶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承接加热座(30)是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截面为方形的框架结构,内部承接加热座(30)的内壁与进料口(50)的内壁形状相吻合。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性能检测装置的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检测方法为:
1)在底部支撑座(1)一侧设置进料装置,该进料装置的顶面与承压输送带(6)的顶面平齐,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通过该进料装置输送至承压输送带(6)上,开启承压输送带(6),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转载至第一支架(10)下方,通过谱分析仪(17)分析其内部结构,并得到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的内部结构数据进行存储,然后通过承压输送带(6)继续转载至第二支架(11)下方,开启压力压杆(18)对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实施压力检测,按照设定的压力向下对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的顶部实施加压作业,在加压的同时,承压输送带(6)的底部对其进行支撑作业,观测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在压力作用下是否出现破碎,并将压力范围值进行存储;
2)完成压力检测后,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通过承压输送带(6)继续转载至第三支架(12)下方,通过折弯点压输出杆(19)的下方对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的顶部实施折弯压力作业,并利用承压输送带(6)的下部实施支撑和提供点压下部空腔提供作业,完成点压监测后,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通过承压输送带(6)输出,点压数据进行存储;
3)当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通过承压输送带(6)输送至第四支架(13)内腔,初始状态下,转载小车(22)位于第三支架(12)的外侧壁,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通过第三支架(12)输出后进入至第四支架(13)内腔,在转载小车(22)的底部设置有监控器,当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的纵向中线通过转载夹具(25)的纵向中线后,承压输送带(6)停止运行,此时转载升降杆(21)输出伸长,将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的顶部和侧面通过转载夹具(25)进行夹持,夹持稳定后转载升降杆(21)伸缩变短,当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的底面与进料口(50)底面平齐后,转载升降杆(21)停止运行;
4)转载小车(22)带动安装有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的转载升降杆(21)和转载夹具(25)朝向进料口(50)平移,转载轨道(23)的中心与承重平移小车(24)的中线为同一条直线,在转载小车(22)沿着转载轨道(23)平移的过程中,封口耐火密封开合板(32)沿着纵向限位滑动轨道(31)向上移动开启,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缓慢进入进料口(50)内,并利用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的外壁与进料口(50)外壁的高温电阻炉(29)炉壁实施密封对接,高温电阻炉(29)预先进行加热处理,高温电阻炉(29)内腔温度为1100摄氏度,转载夹具(25)的一端以及两侧均设置有厚度不小于1厘米的耐火密封层,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的一端与两侧均与耐火密封层内壁紧密接触,当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的另一端进入至进料口(50)后,转载夹具(25)内侧的耐火密封层以及进料口(50)外壁的高温电阻炉(29)炉壁对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实施密封作业,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在高温电阻炉(29)内侧的内部承接加热座(30)内腔实施加热作业,二十分钟后,反向操作,将热震稳定性检测后的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从进料口(50)移出;
5)启动承重平移小车(24),在移动承接架(36)的支撑限位作用下,承重平移小车(24)带动高温电阻炉(29)以及转载夹具(25)朝向移动水池(14)顶部方向位移,移动到位后,解除转载夹具(25)限位,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落入裝盛有20摄氏度水的移动水池(14)中冷却,冷却时间为三分钟,在冷却的过程中,移动水池(14)沿着轨道(16)移出第四支架(13)的底部,冷却结束后从移动水池(14)顶部取出自然干燥五分钟,观测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破损情况,并实施数据记录,当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破损程度小于一半时,通过承压输送带(6)直接输送至转载夹具(25)下方夹持后重复热震稳定性检测,直至待检测块状耐火材料物料(39)破损程度为一半,完成热震稳定性检测作业,并记录热震稳定性检测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