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嘟嘟! 联系电话:13336804447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知嘟嘟
我要发布
联系电话:13336804447
知嘟嘟经纪人
收藏
专利号: 2023100313113
申请人: 宿迁市应急管理局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状态:已下证
专利领域: 救生;消防
更新日期:2025-11-06
缴费截止日期: 暂无
价格&联系人
年费信息
委托购买

摘要:

权利要求书:

1.高层火灾自救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卡接机构(2)、下卡接机构(3)、支撑架体(4)和至少四个安装于楼房外墙的U形滑轨(1),四个U形滑轨(1)的开口处均朝向内侧,上卡接机构(2)和下卡接机构(3)均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体(4)的底部,上卡接机构(2)靠近U形滑轨(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插入到U形滑轨(1)内部的上插块(2a),下卡接机构(3)与上卡接机构(2)结构相同,下卡接机构(3)包括用于插入到U形滑轨(1)内部的下插块(3a),U形滑轨(1)内设置有多个自上而下分布的多个支撑板(1b);

当上插块(2a)的底部与支撑板(1b)接触时,下卡接机构(3)推动下插块(3a)插入到U形滑轨(1)内,再通过上卡接机构(2)拉动上插块(2a)从U形滑轨(1)内抽出;

当下插块(3a)的底部与支撑板(1b)接触时,上卡接机构(2)推动上插块(2a)插入到U形滑轨(1)内,下卡接机构(3)拉动下插块(3a)从U形滑轨(1)内抽出;

U形滑轨(1)为槽钢,槽钢的内侧两边为斜边(1a)结构,当上插块(2a)插入到U形滑轨(1)内时,上插块(2a)的两侧与U形滑轨(1)的两侧斜边(1a)贴合;

其特征在于,上卡接机构(2)包括铰接杆(2c)、可水平滑动的滑座(2b)和可竖直滑动的拉座一(2d),铰接杆(2c)的一端与滑座(2b)铰接,铰接杆(2c)的另一端与拉座一(2d)铰接;

支撑架体(4)上固定设置有防脱机构(5),下卡接机构(3)包括可竖直滑动的拉座二(3b),防脱机构(5)包括挡板一(5a)、挡板二(5b)、跷杆(5c)、推柱一(5d)、推柱二(5e)和导座(5f),挡板一(5a)固定安装于拉座一(2d),挡板二(5b)固定安装于拉座二(3b),推柱一(5d)位于挡板一(5a)的正下方,推柱二(5e)位于挡板二(5b)的正下方,推柱二(5e)和推柱一(5d)均与导座(5f)滑动连接,防脱机构(5)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体(4),跷杆(5c)的中部通过铰接座和转动的安装于支撑架体(4),跷杆(5c)的两端均设置有腰形槽,推柱二(5e)和推柱一(5d)的底部均设置有与两个腰形槽分别滑动连接的滑柱,推柱二(5e)和推柱一(5d)的外缘上均设置有限位环(5h);

当推柱一(5d)和推柱二(5e)的顶端共平面时,上插块(2a)和下插块(3a)的端部均插设于U形滑轨(1)内;

当拉座一(2d)向下推动推柱一(5d),使得限位环(5h)与导座(5f)接触时,上插块(2a)将从U形滑轨(1)内抽出,推柱二(5e)推动拉座二(3b)运动至顶部最终位置,下插块(3a)插入到U形滑轨(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火灾自救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柱二(5e)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限位支撑机构(6),限位支撑机构(6)包括套管(6a)和支撑柱(6b),支撑柱(6b)的底部外缘上设置有外螺纹,套管(6a)的内缘上设置有与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当需要上插块(2a)和下插块(3a)均插入到U形滑轨(1)时,套管(6a)套设于推柱二(5e)的顶部,支撑柱(6b)的顶部与挡板二(5b)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火灾自救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体(4)上设置有两个翻转板(4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火灾自救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层拉座二(3b)通过第一拉绳(7)与上层拉座二(3b)连接,下层拉座一(2d)通过第二拉绳(8)与上层拉座一(2d)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层火灾自救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支撑板(1b)之间的间距相同,下卡接机构(3)包括水平导座二(3c),水平导座二(3c)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和下层救援装置连接的定距连接器(9),定距连接器(9)包括导管(9a)、滑管(9b)和至少两个螺钉(9c),导管(9a)固定安装于水平导座二(3c)的底部,滑管(9b)可滑动的插设于导管(9a)内,下层救援装置的支撑架体(4)包括方形套管(4b),滑管(9b)的底端可滑动的插设于方形套管(4b)内;

当滑管(9b)的底端插设于方形套管(4b)内,其中一个螺钉(9c)穿过方形套管(4b)与滑管(9b)固定连接,另一个螺钉(9c)穿过导管(9a)与滑管(9b)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层火灾自救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方形套管(4b)为四个,四个方形套管(4b)分别位于支撑架体(4)的四端,四个方形套管(4b)形成口形区域,每两个方形套管(4b)之间均安装有防护杆(4c),其中靠近墙体的两个方形套管(4b)之间未安装有防护杆(4c)。

7.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层火灾自救救援装置的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窗户,爬/跳入救援装置,卸下限位支撑机构(6);

而对限位支撑机构(6)进行拆卸时,通过向上旋转套管(6a),使得套管(6a)与推柱二(5e)之间的套接分离;

步骤二:往复驱动上卡接机构(2)和下卡接机构(3),使得救援装置沿着四个U形滑轨(1)缓慢下滑;

而往复驱动上卡接机构(2)和下卡接机构(3)的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首先向上拉动拉座一(2d)和拉座二(3b),使得上插块(2a)和下插块(3a)均插入到U形滑轨(1)内,再向外拉动与支撑板(1b)接触的上插块(2a)或下插块(3a)、使其从U形滑轨(1)内抽出,使得支撑架体(4)下滑;

方式二,用户即向外拉动与支撑板(1b)接触的上插块(2a)或下插块(3a),通过防脱机构(5)的作用,推动未与支撑板(1b)接触的上插块(2a)或下插块(3a)插入到U形滑轨(1)内;

步骤三:遇到下层救援装置无人,进入下层救援装置;

情况一,下层救援装置的两个翻转板(4a)均未被打开,用户随意打开上层救援装置的任意一个翻转板(4a);

情况二,下层装置其中一个翻转板(4a)被打开,用户打开上层救援装置的相对位置的翻转板(4a);

步骤四:遇到下层救援装置有人,建立两层救援装置之间的连接;

将下层拉座二(3b)通过第一拉绳(7)与上层拉座二(3b)连接,下层拉座一(2d)通过第二拉绳(8)与上层拉座一(2d)连接,并将上层救援装置的定距连接器(9)与下层救援装置的方形套管(4b)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