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高功率汽车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2)、与上箱体(2)连接的连接机构、与连接机构通过第一连杆(16)连接的第一旋转机构、与第一旋转机构通过第一连杆(16)连接的直线运动机构、与直线运动机构通过第二连杆(19)连接的第二旋转机构、与第二旋转机构通过第二连杆(19)连接的第三旋转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第三旋转机构、直线运动机构设置于下箱体(17)内且安装在圆盘(11)上,所述圆盘(11)焊接在下箱体(17)内部,所述上箱体(2)的上方及下箱体(17)的下方通过焊接于其上的上吊耳(1)和下吊耳(18)安装在车体和悬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汽车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与上箱体(2)通过螺栓(5)与滚珠丝杠(3)机构的螺母(4)实现螺纹连接,所述滚珠丝杠(3)机构上设有飞轮(6),所述飞轮(6)上的飞轮(6)轴与连接机构通过第一联轴器(7)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与下箱体(17)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功率汽车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飞轮(6)轴连接的第一输入弯轴(13)、设置于第一输入弯轴(13)上且与其通过键连接的主动齿轮(12)、设置于第一输入弯轴(13)下方的第一凸轴(30),所述下箱体(17)上的第一滚动轴承内圈与第一输入弯轴(13)过渡配合,第一滚动轴承外圈与下箱体(17)上的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输入弯轴(13)的主轴(29)插入圆盘(11)的孔A中且通过第二滚动轴承(28)与圆盘(11)过渡配合;所述主动齿轮(12)设置于圆盘(11)的下方,所述第一凸轴(30)与第一连杆(16)的孔a间隙配合形成转动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功率汽车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电机、设置于第一旋转电机上的第一电机输入轴(9)、与第一电机输入轴(9)通过第二联轴器(10)连接的第一电机输出弯轴(14)、设置于第一电机输出弯轴(14)下方的第二凸轴,所述第一电机输出弯轴(14)安装在圆盘(11)上的孔C中且通过第三滚动轴承与圆盘(11)过渡配合,所述第二凸轴与第一连杆(16)上的孔c间隙配合形成转动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功率汽车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与第一连杆(16)连接的直线电机工作箱(15)、设置于直线电机工作箱(15)内底部的直线电机工作腔(27)、设置于直线电机工作腔(27)上的直线电机定子(26)、与直线电机定子(26)连接的线圈绕组(25)、设置于直线电机定子(26)内的直线电机动子磁轭(23)、与直线电机动子磁轭(23)连接的动子磁极(24);所述第一连杆(16)插入直线电机工作箱(15)上部矩形通孔(31)内且与其间隙配合形成移动副;所述第一连杆(16)末端穿过直线电机动子磁轭(23)且与其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9)与直线电机工作箱(15)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功率汽车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第二旋转电机、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的第二电机输入轴、与第二电机输入轴通过第三联轴器连接的第二电机输出弯轴(22)、设置于第二电机输出弯轴(22)上且与其键连接的从动齿轮(21)、设置于第二电机输出弯轴(22)下方的第三凸轴,所述第二电机输出弯轴(22)安装在圆盘(11)上的孔B中且通过第四滚动轴承与圆盘(11)过渡配合,所述第二连杆(19)上的孔b与第三凸轴间隙配合形成转动副,所述从动齿轮(21)与主动齿轮(12)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功率汽车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转机构还设有第三旋转电机、与第三旋转电机连接的第三电机输入轴、与第三电机输入轴通过第四联轴器连接的第三电机输出弯轴(20)、设置于第三输出弯轴下方的第四凸轴,所述第二连杆(19)上的孔d与第四凸轴间隙配合形成转动副,所述第三电机输出弯轴(20)安装在圆盘(11)上的孔D中且通过第五滚动轴承与圆盘(11)过渡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功率汽车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包括上端盖(34)、与上端盖(34)连接的电机壳体(35)、与电机壳体(35)连接的下端盖(38),所述电机壳体(35)内壁上设有旋转电机定子(36),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第三旋转机构的旋转电机输入轴(32)上分别设有旋转电机动子(37),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第三旋转机构的旋转电机输入轴(32)分别与上端盖(34)通过第一连接轴承(3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承(33)的外圈与上端盖(34)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连接轴承(33)的内圈与对应的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第三旋转机构的旋转电机输入轴(32)过渡配合,所述下端盖(38)与对应的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第三旋转机构的旋转电机输入轴(32)通过第二连接轴承(39)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承(39)的外圈与下端盖(38)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连接轴承(39)的内圈与对应的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第三旋转机构的旋转电机输入轴(32)过渡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