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铝合金压铸件的高致密压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动设置于底座(1)顶部的工作台(2)、对称设置于工作台(2)左右两端的两个模具(3)、位于工作台(2)右侧的进料装置(4)和位于工作台(2)左侧的卸料机构(6)与冷却机构(5),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卸料机构(6)的左侧设置有收集箱(7);
所述模具(3)包括设置于工作台(2)顶部的下模具(31)和位于下模具(31)上方的上模具(32),所述上模具(32)顶端通过安装架与齿板(33)连接,所述工作台(2)内嵌设有导向筒(34),所述齿板(33)与导向筒(34)内壁上下滑动连接,所述齿板(33)的底部贯穿导向筒(34)与第一齿轮(35)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5)安装于转杆表面,所述转杆转动设置于环状定位罩(36)内,所述转杆远离环状定位罩(36)中心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37),所述环状定位罩(36)内壁左侧安装有半环状垫块(38),所述半环状垫块(38)表面设置有与第二齿轮(37)啮合的多个第一齿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件的高致密压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6)包括设置于底座(1)顶部的安装座(61)和转动设置于安装座(61)内的空心转轴(62),所述空心转轴(62)的顶端贯穿安装座(61)偏心处安装有转座(63),所述转座(63)远离空心转轴(62)的一端活动设置有夹板组(64),所述夹板组(64)远离转座(63)的一端下部设置有夹头组(65);所述空心转轴(62)的下部安装有第三齿轮(69),所述第三齿轮(69)与第四齿轮(610)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69)和第四齿轮(610)均与安装座(6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齿轮(610)位于第三齿轮(69)的右侧,所述工作台(2)左右两端的侧壁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啮合部组,所述啮合部组具体为与第四齿轮(610)啮合的多个第二齿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件的高致密压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组(64)安装于滑板(66)顶部一端,所述滑板(66)另一端与推块(67)底部连接,所述推块(67)与转座(63)内壁上下滑动连接,所述转座(63)内壁中安装有驱动推块(67)的第二电动伸缩杆(68),所述转座(63)内壁中从上到下依次嵌设有与推块(67)接触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68)、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安装于环状定位罩(36)前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件的高致密压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组(64)包括设置于滑板(66)顶部的转动式夹板(641)和位于转动式夹板(641)后侧的固定式夹板(642),所述转动式夹板(641)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件的高致密压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组(65)包括铰接于转动式夹板(641)后侧面的转动式夹头(651)和设置于固定式夹板(642)前表面的固定式夹头(652),所述转动式夹头(651)与固定式夹头(652)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件的高致密压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5)包括倾斜设置于转座(63)表面的多个喷淋头(51),所述喷淋头(51)和夹板组(64)同侧设置,且喷淋头(51)位于夹板组(64)上方,所述喷淋头(51)通过出气管与空心转轴(62)内部连通,所述空心转轴(62)的下部通过储气环(52)与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远离储气环(52)的一端与制冷器(55)连通,所述进气管内安装有球阀(53);
所述球阀(53)包括与进气管连通的外壳(531),转动设置于外壳(531)内的阀芯(532),所述阀芯(532)顶部设置有阶梯轴,所述阶梯轴贯穿外壳(531)安装有第五齿轮(533),所述第五齿轮(533)与第三齿轮(69)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件的高致密压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环(5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密封轴承与空心转轴(62)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转轴(62)表面开设有与储气环(52)连通的过气口,所述储气环(52)右侧通过安装板(54)与安装座(61)内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件的高致密压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4)左右滑动设置于固定座(41)顶部,所述固定座(41)安装于底座(1)顶部,所述固定座(41)顶部安装有用于推动进料装置(4)的第一电动伸缩杆(4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2)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件的高致密压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左右两端均嵌设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进料装置(4)的表面安装有与红外线发射器配合的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所述控制面板内安装有处理器和继电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动伸缩杆(42)、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二电动伸缩杆(68)电连接。
10.用于实现权利要求9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件的高致密压铸成型装置的压铸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在处理器内设定进料装置(4)的进料时间、第二电动伸缩杆(68)的工作开始时间和第二电动伸缩杆(68)的工作复位时间;
S2:启动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正转,进而带动工作台(2)转动,将工作台(2)左侧的模具(3)转动至工作台(2)右侧,进而工作台(2)内的红外线发射器与进料装置(4)的表面的红外线接收器对齐,进而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信号,进而红外线接收器将信号发送给处理器进行处理,进而处理器给继电器发送指令控制第一电机停转,同时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42)启动,进而推动进料装置(4)滑动靠近模具(3);
S3:启动进料装置(4)给模具(3)内注入熔浆;
S4:一段时间后,当进料时间到达时,处理器给继电器发送指令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42)复位,使得进料装置(4)远离模具(3),同时控制第一电机反转,进而带动工作台(2)上注入熔浆的模具(3)远离进料装置(4)并转动至左侧,同时将工作台(2)上未注入熔浆的模具(3)转动至右侧,工作台(2)上未注入熔浆模具(3)下方的红外线发射器与进料装置(4)的表面的红外线接收器对齐,进而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信号,进而红外线接收器将信号发送给处理器进行处理,进而处理器给继电器发送指令控制第一电机停转,同时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42)启动,进而推动进料装置(4)滑动靠近模具(3),进一步,启动进料装置(4)给模具(3)内注入熔浆,从而实现工作台(2)上的两个模具(3)左右往复交替的注入熔浆;
S5:其中,在工作台(2)上注入熔浆的模具(3)转动至左侧的过程中,第二齿轮(37)与半环状垫块(38)上的多个第一齿块啮合,进而带动第一齿轮(35)转动,进而带动齿板(33)上移,进而带动上模具(32)远离下模具(31),完成开模工作;
S6:其中,在工作台(2)上注入熔浆的模具(3)转动至左侧的过程中,工作台(2)表面的第二齿块与第四齿轮(610)啮合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69)啮合转动,进而带动空心转轴(62)转动,进而带动转座(63)转动,使得夹板组(64)和喷淋头(51)均靠近下模具(31),其中,在第三齿轮(69)转动时将带动第五齿轮(533)转动,进而带动阀芯(532)使得制冷器(55)内的冷气通过进气管和储气环(52)进入空心转轴(62)内,进而通过出气管进入多个喷淋头(51)内,最后喷射在下模具(31)内,完成铸件的冷却;
S7:一段时间后,当工作开始时间到达时,处理器给继电器发送指令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68)启动,进而带动推块(67)下移,使得推块(67)与第三压力传感器接触,进而第三压力传感器给处理器发送信号,进而处理器给继电器发送指令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68)停止,使得夹头组(65)靠近铸件的夹取处,处理器给继电器发送指令控制第二电机启动,带动转动式夹板(641)转动靠近固定式夹板(642),使得转动式夹头(651)靠近固定式夹头(652)从而夹紧铸件,接着处理器给继电器发送指令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68)上移,使得推块(67)与第一压力传感器接触,进而第一压力传感器给处理器发送信号,进而处理器给继电器发送指令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68)停止,使得铸件脱模;
脱模后当工作台(2)再次转动更换位置时,工作台(2)上的第二齿块通过第四齿轮(610)和第三齿轮(69)的配合带动转座(63)复位,进而带动铸件转动,使得铸件位于收集箱(7)上方;
S8:一段时间后,当工作复位时间到达时,处理器给继电器发送指令,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68)复位,使得推块(67)与第二压力传感器接触,进而第二压力传感器给处理器发送信号,进而处理器给继电器发送指令,控制第二电机复位,使得转动式夹板(641)远离固定式夹板(642),进而带动转动式夹头(651)远离固定式夹头(652),使得铸件落入收集箱(7)内;
同时,当工作台(2)上的第二齿块通过第四齿轮(610)和第三齿轮(69)的配合带动转座(63)复位时,第三齿轮(69)带动第五齿轮(533)复位,使得阀芯(532)复位,使得喷淋头(51)不再喷出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