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嘟嘟!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知嘟嘟
我要发布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知嘟嘟经纪人
收藏
专利号: 2022107651135
申请人: 西安石油大学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状态:已下证
专利领域: 一般车辆
更新日期:2025-07-02
缴费截止日期: 暂无
价格&联系人
年费信息
委托购买

摘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车辆双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风装置(1)、第一富氧通道(2)、第一贫氧通道(3)、第一磁体(4)、第二进风装置(5)、第二富氧通道(6)、第二贫氧通道(7)、第二磁体(8)和空调系统(9);

所述第一进风装置(1)和所述第二进风装置(5)的输入端连通,且设置有外部风门(10)和内部风门(19),所述第一进风装置(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富氧通道(2)和所述第一贫氧通道(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进风装置(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富氧通道(6)和所述第二贫氧通道(7)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第一磁体(4)和所述第二磁体(8)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富氧通道(2)和所述第二富氧通道(6),分别能够在所述第一富氧通道(2)和所述第二富氧通道(6)内产生磁场;

所述第一进风装置(1)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空调系统(9)的蒸发器(91);

所述第一富氧通道(2)的输出端连通至车内,所述第一贫氧通道(3)的输出端输送至所述空调系统(9)的冷凝器(92),所述第二富氧通道(6)的输出端连通至发动机舱(26),所述第二贫氧通道(7)的输出端连通至车外;

所述第一进风装置(1)包括第一风机(11)、筒体(12)、活塞板(13)、密封塞(14)、第一弹性件(15)、第二弹性件(16)和L形杆(17);

所述活塞板(13)设置于所述筒体(12)内,且与所述筒体(12)的内侧滑动连接;

所述筒体(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121)和出口(122);

所述外部风门(10)和所述内部风门(19)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11)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风机(11)的输出端与所述进口(121)连通,所述出口(122)与所述第一富氧通道(2)和所述第一贫氧通道(3)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第一弹性件(15)设置于所述筒体(12)靠近所述进口(12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弹性件(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塞板(13)的侧面和所述筒体(12)的内侧;

所述密封塞(14)贯通所述活塞板(13)的中心,且与所述活塞板(13)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16)设置于所述活塞板(13)与所述密封塞(14)之间;

所述L形杆(17)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12)的内侧,且处于所述活塞板(13)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15)的一侧,所述L形杆(17)的底端与所述密封塞(14)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进风装置(1)还包括层流组件(18);

所述层流组件(18)包括进风通道(181)、设置于所述进风通道(181)的输入端的过滤网(182)、设置于所述进风通道(181)内的多个单向风扇(183)以及设置于所述进风通道(181)的输出端的第一单向阀(184);

所述外部风门(10)和所述内部风门(19)设置于所述进风通道(181)的输入端;

所述进风通道(18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风机(11)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活塞板(13)开设有第一气道(131),所述筒体(12)的内侧开设有第二气道(123);

当所述活塞板(13)运动至与所述L形杆(17)接触时,所述第一气道(131)与所述第二气道(12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双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装置(5)包括第二风机(51)和阀门(52);

所述外部风门(10)和所述内部风门(19)设置于所述第二风机(51)的输入端,且所述第二风机(51)的输入端设置有所述阀门(52);

所述第二风机(5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富氧通道(6)和所述第二贫氧通道(7)的输入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双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浓度传感器(20)和控制器(21);

所述氧浓度传感器(20)设置于所述车内;

所述控制器(21)分别与所述氧浓度传感器(20)和所述第一风机(11)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双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装置(22),所述散热装置(22)包括集气罩(221)、螺旋管路(222)、排风泵(223)、第一冷凝管路(224)和排出管路(225);

所述集气罩(221)设置于所述冷凝器(92)的上方;

所述螺旋管路(222)设置于所述集气罩(221)的顶面,且所述螺旋管路(222)的底端与所述集气罩(221)连通,所述螺旋管路(222)的顶端连通至所述车外;

所述排风泵(223)设置于所述螺旋管路(222)的顶端;

所述第一冷凝管路(224)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91)的冷凝水端连通,所述第一冷凝管路(224)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管路(222)的顶端连通,能够将所述蒸发器(91)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螺旋管路(222)中;

所述排出管路(225)的一端与所述螺旋管路(222)的底端侧面连通,所述排出管路(225)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车外,能够将通过所述螺旋管路(222)内的冷凝水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双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22)还包括集水箱(226)、第二冷凝管路(227)和制冷块(228);

所述集气罩(221)、所述螺旋管路(222)和第二冷凝管路(227)均处于所述集水箱(226)内,所述集气罩(221)与所述集水箱(226)的内部底面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冷凝管路(224)伸入所述集水箱(226)内的管体侧面开设有溢流口(23);

所述第二冷凝管路(227)竖直设置,并与所述溢流口(23)连通;

所述制冷块(228)设置于所述集水箱(226)内;

所述集水箱(226)的侧面开设有排水口(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双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装置(25);

所述分流装置(25)包括出气通道(251)、第一挡风板(252)、第二挡风板(253)、转轴(254)、多个扇叶(255)和多个分流板(256);

所述出气通道(251)与所述第一富氧通道(2)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出气通道(251)贯通所述第一挡风板(252)并与所述第一挡风板(252)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挡风板(253)设置于所述第一挡风板(252)的正上方,且与所述转轴(254)转动连接;

多个所述扇叶(255)环形阵列设置于所述转轴(254)的外侧并与所述转轴(254)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分流板(256)环形阵列设置,且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所述扇叶(255)背离所述第二挡风板(253)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双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25)还包括多个分流叶片(257);

多个所述分流叶片(257)间隔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二挡风板(253)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双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贫氧通道(3)和所述第二贫氧通道(7)的输入端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单向阀(31)和第三单向阀(71);

所述第一富氧通道(2)与所述第一贫氧通道(3)的截面积比为9:1~8:2。

我要求购
我不想找了,帮我找吧
您有专利需要变现?
我要出售
智能匹配需求,快速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