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多触点端子组件,包括底座(1);
挡板(2),所述挡板(2)均匀安装在底座(1)上端;所述挡板(2)内侧对称开设有卡槽(21);
其特征在于,压线机构(3),所述压线机构(3)活动安装于所述挡板(2)之间;所述压线机构(3)内部活动安装有锁死组件(4);
所述压线机构(3)能够方便的将相应的线安装在端子内部,拆卸也更加方便,大大减少了后期维修的时间;
所述压线机构(3)包括:
外壳(31),所述外壳(31)活动安装在挡板(2)内部;
第一限位孔(32),所述外壳(31)两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2);
锁死组件(4),所述锁死组件(4)活动安装在外壳(31)内部;
所述锁死组件(4)包括:
压杆(41),所述外壳(31)内部活动安装有压杆(41);
传动杆(42),所述传动杆(42)活动安装在所述压杆(41)下端;
卡块(43),所述卡块(43)活动安装在第一限位孔(32)内部;
回位弹簧(44),所述回位弹簧(44)活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卡块(43)之间;
所述压杆(41)中部横向开设有通槽(411),所述压杆(41)下端固定安装有旋转轴(412),所述通槽(411)宽度与所述旋转轴(412)长度相同;
所述传动杆(42)的厚度为旋转轴(412)长度的一半;
所述第一限位孔(32)为T型孔,所述第一限位孔(32)上端长方形轮廓与所述卡块(43)外轮廓相同,所述第一限位孔(32)下端长方形轮廓宽度与所述通槽(411)宽度相同;
所述卡块(43)靠近压杆(41)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轴(431);
所述回位弹簧(44)直径小于通槽(411)宽度;
调节机构(5)活动安装在底座(1)上端,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
螺纹孔(51),所述螺纹孔(51)开设于底座(1)上,位于挡板(2)后方;
调节螺柱(52),所述调节螺柱(52)活动安装在螺纹孔(51)内部;
第二限位孔(53),所述第二限位孔(53)开设于底座(1)上,位于压杆(41)下方;
轴承(54),所述轴承(54)活动安装在调节螺柱(52)下端;
连接板(55),所述连接板(55)固定安装在轴承(54)下端;
顶杆(56),所述顶杆(56)活动安装在第二限位孔(53)内部;
垫片(57),所述垫片(57)活动安装在顶杆(56)上端;
所述顶杆(56)下端与连接板(55)远离轴承(54)固定连接;
当需要安装导线时,操作人员下压外壳(31),因为卡块(43)在第一限位孔(32)内部,所以卡块(43)会下移,又因为卡块(43)和传动杆(42)活动连接,传动杆(42)和压杆(41)活动连接,所以卡块(43)下移时会带动锁死组件(4)整体下移,当第一限位孔(32)和卡槽(21)重合时,由于回位弹簧(44)之前一直处于压缩状态,所以在第一限位孔(32)和卡槽(21)重合时,卡块(43)两侧的反向作用力消失,回位弹簧(44)将卡块(43)推出,卡块(43)卡入卡槽(21),使得外壳(31)固定;当需要拆卸导线时,下压压杆(41),压杆(41)带动传动杆(42)下移,由于传动杆(42)另一侧与卡块(43)连接,导致只能水平方向移动,这样在压杆(41)下压时便会带动卡块(43)朝内侧运动,此时卡块(43)便会脱离卡槽(21),与此同时便可提起外壳(31),顺势去除导线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压杆(41)中部横向开设有通槽(411),压杆(41)下端固定安装有旋转轴(412),传动杆(42)厚度为旋转轴(412)长度的一半,旋转轴(412)上活动安装两根传动杆(42),两根传动杆(42)分别连接左右两侧的卡块(43),第一限位孔(32)下端长方形轮廓与通槽(411)宽度相同,通槽(411)和第一限位孔(32)共同保证了传动杆(42)在运动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第一限位孔(32)上端长方形轮廓与卡块(43)外轮廓相同,保证了卡块(43)运动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回位弹簧(44)直径小于通槽(411),活动安装在通槽(411)中间;在安装导线时,操作人员根据导线粗细,调节垫片(57)的高度,首先操作人员旋转调节螺柱(52),调节螺柱(52)与螺纹孔(51)为螺旋传动,旋转调节螺柱(52)会使得调节螺柱(52)实现上下移动,由于调节螺柱(52)和连接板(55)之间通过轴承(54)连接,所以在调节螺柱(52)旋转的时候,连接板(55)只会上下运动而不会发生旋转,连接板(55)远离轴承(54)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杆(56),顶杆(56)上端放置有垫片(57),所以当调节螺柱(52)旋转时最终会使垫片(57)上下移动,根据导线的粗细程度,适当的旋转调节螺柱(52)然后配合压线机构(3)使得能够更加牢固的固定住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