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细菌原位修复土壤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1:将能诱导产生生物锰氧化物材料的菌液加入到砷污染土壤中,依次加入碳源、二价锰组分后;
S12:调节土壤含水率在20‑40%,搅拌器搅拌10‑30min,然后置于室温条件下培养2‑3周,让生物锰氧化物材料和土壤中的三价砷或五价砷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完成土壤砷修复;
所述菌株采用将二价锰转化为四价锰氧化物的菌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原位修复土壤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具体为别雷斯不动杆菌WHW‑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原位修复土壤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锰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步骤具体为:将菌株接种于17‑25g/L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菌原位修复土壤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富集培养的条件为:温度在15‑30℃,频率为100‑180rpm的水平振荡下,好氧富集培养3‑5天;富集培养过程中,菌株的转接量按照体积比2%‑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菌原位修复土壤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富集培养的菌株加入到50g砷污染土壤中,加入菌液后,依次加入蛋白胨16mg,酵母浸粉4mg,磷酸二氢钾
2mg,硫酸镁4mg,硝酸钠4mg,氯化钙2mg,氯化铵2mg,柠檬酸铁铵20mg,硫酸锰4mg,碳酸铵
2m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菌原位修复土壤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细菌的投加量按液固比为每克土壤添加0.8‑1.5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菌原位修复土壤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土壤含水率在25%,搅拌器搅拌25min,然后置于室温条件下培养3周。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细菌原位修复土壤中砷的方法在环境修复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