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改性凹凸棒石聚乳酸分离膜,其特征在于,由凹凸棒石和聚乳酸混合物复合而成;
所述的凹凸棒石的表面还负载有纳米银;
所述的凹凸棒石和聚乳酸的质量比范围是1‑15:100;
所述的聚乳酸的分子经过烷基磺酸盐的修饰;
所述的改性凹凸棒石聚乳酸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凹凸棒石分散于第一有机溶剂中,加入致孔剂;
步骤2,在步骤1中得到的悬浮液中加入聚乳酸,混合均匀后,得到铸膜液,再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得到分离膜;
聚乳酸通过如下步骤使分子经过烷基磺酸盐的修饰:在溶解有聚乳酸的第二有机溶剂中滴加含有烷基磺酸盐的水溶液,搅拌形成乳液,减压蒸除溶剂后,剩余产物经水洗、干燥后,得到修饰后的聚乳酸;
所述的聚乳酸在第二有机溶剂中的浓度是0.5‑5%;
所述的第二有机溶剂是酯类溶剂;
所述的含有烷基磺酸盐的水溶液的浓度是0.2‑2%;
第二有机溶剂与含有烷基磺酸盐的水溶液的体积比是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凹凸棒石聚乳酸分离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1中,凹凸棒石表面通过如下步骤使表面负载纳米银:将凹凸棒石粉末分散于Tris缓冲溶液中,调节pH至碱性后,加入盐酸多巴胺进行反应,反应物洗涤、烘干;再置于硝酸银溶液中进行还原反应,反应产物洗涤烘干;
所述的Tris缓冲溶液浓度是0.005‑0.03 M;调节pH至碱性是指使pH至8.0‑10.0;加入盐酸多巴胺进行反应的时间为10‑40 h;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的浓度0.01‑0.05 M,还原反应采用避光条件,反应时间是5‑30 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凹凸棒石聚乳酸分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转化法是非溶剂诱导相转化法;
所述的致孔剂是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2000‑8000 Da,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30000‑
60000 D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凹凸棒石聚乳酸分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致孔剂在铸膜液中的浓度是4‑8%;
所述的第一有机溶剂在铸膜液中的浓度是70‑78%;
所述的聚乳酸在铸膜液中的浓度是15‑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凹凸棒石聚乳酸分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混合均匀是指在60‑100℃的条件下混合5‑30 h;
所述的第一有机溶剂是N‑甲基吡咯烷酮。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凹凸棒石聚乳酸分离膜在液体过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