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包括立柱(1)、空心杆(2)、信号显示灯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单元(5)、驱动单元(4)和洒水单元(3);所述空心杆(2)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号凹槽(23)和二号凹槽(24),空心杆(2)内壁上滑动密封连接有挡板(25);所述挡板(25)将空心杆(2)分隔为储物腔(22)和储水腔(21)两部分;
所述收集单元(5)用于收集雨天落下的雨水并通过二号凹槽(24)流入储水腔(21)腔体内;
所述驱动单元(4)用于对储水腔(21)内的雨水进行增压;
所述储水腔(21)内的雨水经过一号凹槽(23)流入洒水单元(3)喷洒到地面上;
所述收集单元(5)包括集雨箱(51);所述集雨箱(51)与空心杆(2)的外侧壁固连,集雨箱(51)远离空心杆(2)的一侧设有开口,集雨箱(51)靠近空心杆(2)的侧壁上开设有三号凹槽(54),集雨箱(51)通过三号凹槽(54)、二号凹槽(24)与储水腔(21)连通;
所述驱动单元(4)包括电动推杆(41);所述电动推杆(41)一端与空心杆(2)内侧壁固连,另一端与挡板(25)固连;
所述洒水单元(3)包括单向阀(31)和喷头(33);所述一号凹槽(23)内安装有单向阀(31),一号凹槽(23)一端与储水腔(21)连通,另一端与喷头(33)连通;
所述收集单元(5)还包括二号管道(56);所述集雨箱(5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四号凹槽(55);所述二号管道(56)一端与四号凹槽(55)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立柱(1)的上端面上;
所述集雨箱(51)的内部还设有浮板(53);所述浮板(53)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板(53)在没有水的集雨箱(51)内的高度低于四号凹槽(55)在集雨箱(51)内的高度,浮板(53)靠近四号凹槽(55)的侧壁与集雨箱(51)对应的侧壁相贴合;
所述集雨箱(51)的底端面由四周向三号凹槽(54)处倾斜设置;
所述电动推杆(41)的外侧固连有挡块(42);所述挡块(42)与空心杆(2)的内侧壁滑动密封连接,挡块(42)在向储水腔(21)的一侧滑动后能够覆盖住二号凹槽(24)的槽口;
所述一号凹槽(23)与喷头(33)之间通过一号管道(32)连通;所述一号管道(32)由柔性材料制成,一号管道(32)能够随风摆动;
出现下雨天时,雨水流到收集单元(5)的集雨箱(51)内,此时挡板(25)位于二号凹槽(24)的右侧,雨水经过三号凹槽(54)和二号凹槽(24)流入空心杆(2)内的储水腔(21)部分;当天气炎热路面需要洒水时,控制器启动驱动单元(4)的电动推杆(41),设定好电动推杆(41)输出轴的伸出长度,电动推杆(41)推动挡板(25)向储水腔(21)的一侧移动,储水腔(21)腔体渐渐缩小,使得储水腔(21)内的雨水压强增大,此时挡板(25)移动到二号凹槽(24)的左侧,雨水经过一号凹槽(23)流入洒水单元(3)的单向阀(31)内,受压的雨水推动单向阀(31)的阀芯向单向阀(31)的下端移动同时对弹簧进行挤压,使得水体经过阀芯上的通孔流入阀芯内部,再流入一号管道(32)内部,最后流到喷头(33)内,喷头(33)内的雨水喷洒到路面上对路面进行降温;洒好水之后,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41)复位,完成一次洒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