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环保绿色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280‑330份、粉煤灰
42‑48份、再生微粉20‑30份、水160‑200份、细骨料340‑410份、粗骨料800‑900、废弃混凝土
450‑520份、外加剂11.5‑12.7份;
所述废弃混凝土经过以下预处理:(1)将废弃混凝土块破碎后,去除钢筋及杂质,研磨,用醋酸浸泡后水洗至中性,晾干,制得废弃混凝土粉末;
(2)以重量份计,将1‑5份废弃混凝土粉末与0.3‑2.5份纳米二氧化硅、0.1‑1.5份垃圾焚烧飞灰和0.1‑2.5份水玻璃混合均匀后,烘干,然后置于温度为18‑22℃、湿度为55‑65%、二氧化碳浓度为20‑25%的条件下碳化3‑4h,研磨、过筛、干燥至恒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绿色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混凝土预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3):向经过碳化的废弃混凝土表面均匀喷涂包覆液,边喷涂边搅拌,烘干,包覆液包括质量比为1:0.8‑1:0.2‑0.4的钻井废弃物、聚氨酯乳液和固化剂,包覆液与碳化后废弃混凝土的质量比为0.1‑0.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绿色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5‑1.8份粉煤灰、2‑2.4份硫铝酸盐水泥、0.1‑0.2份羟乙基纤维素、0.1‑0.2份聚乙二醇、0.3‑0.6份海藻酸钠、5.5‑6.5份生石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绿色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液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钻井废弃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自然风干至含水率为60‑65%,加入聚氨酯乳液,混合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绿色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乳液包括质量比为
1:0.3‑0.5:0.2‑0.6的水性聚氨酯乳液、芳纶纤维和纳米碳化硅混合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绿色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微粉采用以下方法制成:以重量份计,将1‑3份垃圾焚烧灰渣、0.5‑1.5份废弃玻璃粉和1‑3份钻井废弃物混合均匀,浇筑到模具中,升温至740‑800℃,煅烧1‑2h,然后脱模、粉碎、研磨至50‑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保绿色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方法为:以2‑5℃/min的速度升温至200‑680℃,保温10‑15min,然后以10‑15℃/min的速度升温至740‑800℃,保温5‑8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绿色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为机制砂,粒径为3
800‑1000目,表观密度为1800‑2000Kg/cm;
所述粗骨料为碎石,碎石为5‑20mm的连续级配碎石,压碎指标≤6%,含泥量<0.5%,泥块含量<0.1%;
所述粉煤灰为II级粉煤灰,烧失量为≤2%,含泥量≥60%,含水率≤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绿色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包括高效减水剂、有机硅憎水剂和硅灰,高效减水剂、有机硅憎水剂和硅灰的质量比为0.1‑0.3:2‑5:10‑20。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环保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废弃混凝土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
将粉煤灰、再生微粉、外加剂和水混合,加入预混物,混合均匀,制得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