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非隔离型耦合电感Z源倍频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该非隔离型耦合电感Z源倍频并网逆变器包括RD缓冲直路、耦合电感线圈L、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滤波电容C1、高性能二极管D1、高性能二极管D2、光伏直流电源Udc、网侧对称滤波电路;
所述耦合电感线圈L共设有两个,两个耦合电感线圈L异名端并接,两个所述耦合电感线圈L绕在同一颗磁芯上,其中一个耦合电感线圈L的同名端连接在所述光伏直流电源Udc阳极,另一个耦合电感线圈L的异名端连接在光伏直流电源Udc阴极,光伏直流电源Udc阴极接地,与所述光伏直流电源Udc阳极连接的耦合电感线圈L两端连接所述RD缓冲直路,该耦合电感线圈L的异名端与所述开关管S5的集电极连接,开关管S5的发射极与另一个所述耦合电感线圈L的同名端之间连接所述开关管S1、高性能二极管D1、高性能二极管D2、开关管S2、开关管S3、高性能二极管D3、开关管S4、高性能二极管D4;
开关管S1、高性能二极管D1阴极之间通过桥臂中点A串接,高性能二极管D2阳极、开关管S2之间通过桥臂中点B串接,开关管S3、高性能二极管D3阴极之间桥臂中点B串接,开关管S4、高性能二极管D4阳极之间通过桥臂中点A串接,上述四个串接路完成后与网侧对称滤波电路并接,并接在开关管S5发射极和开关管S6发射极之间;
所述高性能二极管D1阳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S1的集电极;所述高性能二极管D2阳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S2的集电极;所述高性能二极管D3阳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S3的集电极;所述高性能二极管D4阳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S4的集电极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型耦合电感Z源倍频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RD缓冲直路包括电阻Rd和高性能二极管D3,电阻Rd一端连接在所述耦合电感线圈L的异名端,电阻Rd另一端连接在高性能二极管D3的阳极,高性能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在所述耦合电感线圈L的同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型耦合电感Z源倍频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侧对称滤波电路包括电网电压ug、滤波电感L3、滤波电感L4,所述电网电压ug阴极接地,阳极连接滤波电感L3,滤波电感L3另一端连接至开关管S1发射极和高性能二极管D4阳极,电网电压ug还与滤波电感L4连接,滤波电感L4另一端连接至开关管S2集电极和高性能二极管D3阴极,电网电压ug所提供的电流为电网电流i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型耦合电感Z源倍频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耦合电感线圈L之间同侧并接所述滤波电容C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隔离型耦合电感Z源倍频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采用该逆变器电路工作时的工作模态I为: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5和开关管S6导通,开关管S3、开关管S4、高性能二极管D1、高性能二极管D2、高性能二极管D3、高性能二极管D4关断,其中所述电网电压ug所提供的电网电流ig>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隔离型耦合电感Z源倍频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采用该逆变器电路工作时的工作模态II为:开关管S2、开关管S5导通,高性能二极管D2、高性能二极管D3、高性能二极管D4、开关管S1、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6关断,其中所述电网电压ug所提供的电网电流ig>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隔离型耦合电感Z源倍频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采用该逆变器电路工作时的工作模态III为:开关管S1、开关管S6导通,高性能二极管D1、高性能二极管D3、高性能二极管D4、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关断,其中所述电网电压ug所提供的电网电流ig>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隔离型耦合电感Z源倍频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采用该逆变器电路工作时的工作模态IV为: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导通,开关管S1、开关管S2、高性能二极管D1、高性能二极管D2、高性能二极管D3、高性能二极管D4关断,其中所述电网电压ug所提供的电网电流ig<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隔离型耦合电感Z源倍频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采用该逆变器电路工作时的工作模态V为:开关管S3、开关管S6、高性能二极管D4导通,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4、开关管S5关断,其中所述电网电压ug所提供的电网电流ig<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隔离型耦合电感Z源倍频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采用该逆变器电路工作时的工作模态VI为:开关管S4、开关管S5、续流二极管D5和高性能二极管D3导通,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6、高性能二极管D1、高性能二极管D2、高性能二极管D4关断,其中所述电网电压ug所提供的电网电流i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