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医院用打针后手臂包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外框(2),外框(2)底部对称连接有底座(1);
下料架(3),外框(2)一侧连接有下料架(3);
第一固定架(4),外框(2)两侧均对称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架(4);
放料轮(5),同侧的第一固定架(4)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放料轮(5);
转动机构(6),外框(2)内下部设有转动机构(6);
胶布压平机构(7),外框(2)内中部设有胶布压平机构(7);
切胶机构(8),外框(2)内一侧设有切胶机构(8),切胶机构(8)与胶布压平机构(7)配合;
推压机构(11),外框(2)一侧设有推压机构(11),推压机构(11)与胶布压平机构(7)配合;
切刀位置辅助机构(9),胶布压平机构(7)上设有切刀位置辅助机构(9);
送棉机构(10),外框(2)内一侧设有送棉机构(10);
间歇送棉辅助机构(12),外框(2)内一侧设有间歇送棉辅助机构(12),间歇送棉辅助机构(12)与送棉机构(10)配合;
将成卷的胶布安装在左侧的放料轮(5)上,然后将胶布穿过转动机构(6),并将其安装在右侧的放料轮(5)上,手臂放置在外框(2)正下方,然后将手臂向上移动,从而与推压机构(11)接触,并将推压机构(11)向上推动,从而带动胶布压平机构(7)向下移动,之后通过切刀位置辅助机构(9)带动切胶机构(8)向下移动,切胶机构(8)会将胶布切割下来,之后胶布压平机构(7)会继续向下移动,从而将胶布贴在人的手部上,人们将带有酒精的海绵从下料架(3)放入,海绵会掉落在送棉机构(10)上,推压机构(11)向上移动会带动转动机构(6)不断转动,从而使得胶布不断向右侧运输,并卷绕在右侧的放料轮(5)上,在这个过程中推压机构(11)会通过间歇送棉辅助机构(12)将送棉机构(10)上的海绵推送至胶带上,使其与胶带粘合,当人们将手取出后,推压机构(11)会自动复位;
推压机构(11)包括有:
第二固定器(111),外框(2)外一侧对称安装有第二固定器(111);
第二衔接架(112),第二固定器(111)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衔接架(112),第二衔接架(112)一侧与下压架(72)转动式连接;
手扶器(113),第二衔接架(112)一侧均转动式设有手扶器(113);
齿条杆(114),外框(2)外一侧滑动式设有齿条杆(114);
支撑转动架(115),齿条杆(114)一侧设有支撑转动架(115),支撑转动架(115)与手扶器(113)转动式连接;
胶布压平机构(7)包括有:
第一支撑板(71),外框(2)内两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71);
下压架(72),第一支撑板(71)上均滑动式设有下压架(72);
第一衔接架(73),下压架(72)一侧之间连接有第一衔接架(73);
第一弹簧(74),下压架(72)与第一支撑板(71)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74);
第一固定器(75),下压架(72)下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固定器(75);
第一扭力弹簧(76),第一固定器(75)与下压架(72)之间均对称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76),第一扭力弹簧(76)均套装在第一固定器(75)上;
压平器(77),第一固定器(75)底部均连接有压平器(77);
切胶机构(8)包括有:
第一固定圆柱(81),外框(2)内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圆柱(81);
第二固定圆柱(82),外框(2)内另一侧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圆柱(82);
伸缩器(83),外框(2)内一侧转动式安装有伸缩器(83);
刀片(84),伸缩器(83)一侧转动式设有刀片(84);
支杆(85),刀片(84)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杆(85);
切刀位置辅助机构(9)包括有:
转动杆(91),第一衔接架(73)上转动式设有转动杆(91);
钩器(93),转动杆(91)上转动式设有钩器(93),钩器(93)与支杆(85)配合;
第二扭力弹簧(92),转动杆(91)与第一衔接架(73)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92);
第三扭力弹簧(94),钩器(93)与转动杆(91)之间连接有第三扭力弹簧(94);
手扶器(113)逆时针转动时会带动下压架(72)和第一衔接架(73)向下移动,第一弹簧(74)被压缩,第一衔接架(73)向下移动会带动转动杆(91)、第二扭力弹簧(92)和钩器(93)向下移动,当钩器(93)与支杆(85)接触时会将其向下推动,从而带动刀片(84)向下移动,将胶布进行切断,并使得伸缩器(83)随之拉伸,当伸缩器(83)内侧与第二固定圆柱(82)接触时,伸缩器(83)便不会继续拉伸,刀片(84)和支杆(85)也不会继续向下移动,而下压架(72)、第一衔接架(73)和转动杆(91)会继续向下移动,且转动杆(91)会逆时针转动,第二扭力弹簧(92)发生形变,当转动杆(91)不再与支杆(85)接触时,在第二扭力弹簧(92)的作用下,转动杆(91)会自动顺时针转动复位,此时钩器(93)位于支杆(85)下方,第一衔接架(73)向下移动时会带动第一固定器(75)和压平器(77)向下移动,第一固定器(75)和压平器(77)会沿着人们手臂的轮廓进行转动,第一扭力弹簧(76)发生形变,使得胶带能够更好地黏贴在手臂上,当手扶器(113)不再按压下压架(72)时,在第一弹簧(74)的作用下,下压架(72)和第一衔接架(73)向上移动复位,第一固定器(75)和压平器(77)在第一扭力弹簧(76)的作用下会自动复位,第一衔接架(73)向上移动会带动转动杆(91)、第二扭力弹簧(92)和钩器(93)向上移动,钩器(93)便会勾住支杆(85)并将其向上拉动,从而带动刀片(84)向上移动,伸缩器(83)随之压缩,当伸缩器(83)外侧与第一固定圆柱(81)接触时,伸缩器(83)不能再压缩,故刀片(84)和支杆(85)不会向上移动,此时钩器(93)继续向上移动,钩器(93)便会逆时针转动,第三扭力弹簧(94)发生形变,钩器(93)与支杆(85)脱离,在第三扭力弹簧(94)的作用下,钩器(93)会自动复位,此时钩器(93)位于支杆(85)上方,如此便能实现先将胶带进行切断,然后在通过压平器(77)将胶带按压在手臂上,且刀片(84)不会对人的手臂造成伤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用打针后手臂包扎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6)包括有:输送轮(61),外框(2)内一侧对称转动式设有输送轮(61),外框(2)内另一侧也转动式设有输送轮(61);
第一齿轮(62),一侧的输送轮(61)上连接有第一齿轮(62);
第二齿轮(63),一侧的输送轮(61)上连接有第二齿轮(63),第二齿轮(63)与第一齿轮(62)啮合;
第三齿轮(64),一侧的输送轮(61)上连接有第三齿轮(64);
第一传动组件(65),上侧的输送轮(61)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65);
第二传动组件(66),一侧的输送轮(61)与一侧的放料轮(5)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6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院用打针后手臂包扎设备,其特征在于,间歇送棉辅助机构(12)包括有:支撑圆柱杆(124),外框(2)内一侧转动式设有支撑圆柱杆(124);
凹铁块(123),支撑圆柱杆(124)一侧设有凹铁块(123),凹铁块(123)与球杆(102)配合;
第一缺齿(122),凹铁块(123)一侧设有第一缺齿(122),第一缺齿(122)与第三齿轮(64)配合;
第四齿轮(121),第一缺齿(122)一侧设有第四齿轮(121),第四齿轮(121)与齿条杆(114)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院用打针后手臂包扎设备,其特征在于,送棉机构(10)包括有:第三固定圆柱(101),外框(2)内一侧安装有第三固定圆柱(101);
球杆(102),第三固定圆柱(101)上滑动式设有球杆(102);
第二弹簧(103),球杆(102)与第三固定圆柱(10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03),第二弹簧(103)套装在第三固定圆柱(101)上;
放置框(104),外框(2)内一侧连接有放置框(104),球杆(102)一侧位于放置框(104)内,放置框(104)顶部与下料架(3)一侧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