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5, 10, 15, 20‑四(4‑溴苯基)卟啉钴(II)、四[4‑(4',4',5',5'‑四甲基‑1',3',
2'‑二氧杂环戊硼烷苯基)]甲烷、碳酸钾、Pd(PPh3)4、反应溶剂一并加入反应器中,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搅拌升温至反应温度进行反应;
2)随后向步骤1)反应后的反应液中加入封端试剂,继续反应1.0 48.0 h;反应结束后,~过滤,所得固体经洗涤后真空干燥,得到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溶剂为1,4‑二氧六环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5, 10, 15, 20‑四(4‑溴苯基)卟啉钴(II)、四[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苯基)]甲烷、碳酸钾、Pd(PPh3)4四者的摩尔比为1 : 0.5~2.0 : 5~10 : 0.05~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5, 10, 15, 20‑四(4‑溴苯基)卟啉钴(II)、四[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苯基)]甲烷、碳酸钾、Pd(PPh3)4四者的摩尔比为1 : 0.8~1.2 : 7~8 : 0.08~
0.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反应温度为100 120 ℃,反应时间为20 30 h。
~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试剂为溴苯及其衍生物、苯硼酸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步骤2)中的封端试剂与步骤
1)中的5, 10, 15, 20‑四(4‑溴苯基)卟啉钴(I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00: 1。
~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封端试剂与步骤1)中的5, 10, 15, 20‑四(4‑溴苯基)卟啉钴(I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8: 1。
~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封端试剂继续反应的时间为24.0 48.0 h。
~
8.如权利要求1 7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
~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在催化氧化乙苯及其衍生物合成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乙苯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
式(I)、式(II)中,R1、R2、R3、R4和R5各自独立为氢、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异丙基、叔丁基、苯基、1‑萘基、2‑萘基、甲氧基、乙氧基、羟基、巯基、氨基、甲氨基、乙氨基、二甲氨基、1‑羟基乙基、硝基、氰基、羧基、苄基、氟、氯、溴或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在催化氧化乙苯及其衍生物合成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方法为:将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分散在乙苯及其衍生物中,密闭反应体系,搅拌升温至反应温度,通入氧气至反应压力,进行搅拌反应;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三苯基膦室温下搅拌30 40 min,以还原~生成的过氧化物,即反应生成最终的目标产物苯乙酮及其衍生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在催化氧化乙苯及其衍生物合成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的质量与乙苯及其衍生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001 1.0: 1,质量的单位是g,物质的量的单位是mol。
~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在催化氧化乙苯及其衍生物合成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的质量与乙苯及其衍生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005 0.06: 1,质量的单位是g,物质的量的单位是mol。
~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在催化氧化乙苯及其衍生物合成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入氧气进行搅拌反应时,反应温度为80 200 ~℃,反应时间为3.0 24.0 h,反应压力为0.1 2.0 MPa;
~ ~
所述三苯基膦的摩尔用量是乙苯及其衍生物摩尔用量的3 20%。
~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封端3D钴(II)卟啉POF材料在催化氧化乙苯及其衍生物合成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入氧气进行搅拌反应时,反应温度为110 140 ~℃;反应时间为4.0 12.0 h;反应压力为0.2 1.4 MP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