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嘟嘟!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知嘟嘟
我要发布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知嘟嘟经纪人
收藏
专利号: 2021108837724
申请人: 张忠瑞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状态:授权未缴费
专利领域: 磨削;抛光
更新日期:2023-11-13
缴费截止日期: 暂无
价格&联系人
年费信息
委托购买

摘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钢管自动化加工的对钢管内外壁同时打磨的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一角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台(2),所述控制台(2)顶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一侧设置有U型架(4),所述U型架(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5),所述U型架(4)内设置有驱动辊(6),所述驱动辊(6)的两端分别伸入U型架(4)两侧内壁内并与其旋转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伸入U型架(4)内与驱动辊(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4)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顶杆(7),每个顶杆(7)的正下方均设置有弹簧筒(8),每个弹簧筒(8)底端均与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每个弹簧筒(8)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9),每个弹簧筒(8)内均设置有压缩弹簧(10),每个压缩弹簧(10)的顶端均与限位块(9)底端固定连接,每个压缩弹簧(10)的底端均与弹簧筒(8)内底面固定连接,每个顶杆(7)的底端均伸入相对应的弹簧筒(8)内并与相对应的限位块(9)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L型支撑板(11),两个L型支撑板(11)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罩(12),所述弧形罩(12)内设置有稳定柱(13),所述稳定柱(13)内设置有第一空腔(14),所述第一空腔(14)的一侧内壁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6),所述第一螺纹杆(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中心杆(24),所述中心杆(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8),所述第一螺纹杆(16)与第二螺纹杆(18)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螺纹杆(16)和第二螺纹杆(18)上均套有螺纹套筒(17),两个螺纹套筒(17)螺纹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空腔(1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嵌入有轴承(19),所述第二螺纹杆(18)的另一端伸入轴承(19)内并与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柱(13)的外壁上环形均匀设置有多个通槽(20),每个通槽(20)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打磨片(21),每个螺纹套筒(17)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铰接结构(22),所述铰接结构(22)采用合页结构,所述合页结构主体包括合页片与合页轴,所述合页片分为子页片和母页片,所述子页片与母页片均装在合页轴上且形成铰链连接,每个螺纹套筒(17)的外壁上均通过铰接结构(22)铰接有第一铰接杆(23),每个第一铰接杆(23)的另一端均通过铰接结构(22)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打磨片(21)侧壁铰接,所述中心杆(24)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滑槽(25),每个第一滑槽(25)内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26),每个第一滑槽(25)内均设置有第一弹簧(27),每个第一弹簧(27)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滑槽(25)内两个第一滑块(26)的相对侧壁固定连接,每个第一滑槽(25)内两个第一滑块(26)的顶端均通过铰接结构(22)铰接有第二铰接杆(28),每个第二铰接杆(28)的另一端均通过铰接结构(22)与相对应的第一打磨片(21)侧壁铰接,所述稳定柱(1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橡胶圈(29),每个橡胶圈(29)外均套接有伸缩软管(30),每个伸缩软管(30)的一端均与稳定柱(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柱(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杆(31),所述滑动杆(31)为方形杆,每个滑动杆(31)均设置在橡胶圈(29)内,所述稳定柱(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块(32),每个橡胶圈(29)的另一端均与连接块(32)的一侧固定连接,每个伸缩软管(30)的另一端均与连接块(32)的一侧固定连接,每个连接块(32)内均插入有锁紧块(35),每个连接块(32)的外壁环形均匀螺接有多个锁紧螺栓(34),多个锁紧螺栓(34)伸入连接块(32)的一端分别与锁紧块(35)螺接,每个连接块(32)内均设置有第二空腔(37),每个第二空腔(37)内均固定安装有蓄电池(36),每个连接块(32)内均设置有凹槽(38),每个凹槽(38)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40),每个凹槽(38)内均设置有第二弹簧(39),所述第二弹簧(39)的一端与第二滑块(40)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9)的另一端与凹槽(38)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滑动杆(31)分别穿过相对应的锁紧块(35)并伸入相对应的凹槽(38)内与相对应的第二滑块(40)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40)为圆形,所述滑动杆(31)与锁紧块(35)贴合滑动连接且存在形状上的卡合,其中一个连接块(32)的外壁上固定嵌入有第一红外线接收器(33),另一个连接块(32)的凹槽(38)内滑动的第二滑块(40)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震动器(41),两个连接块(32)的另外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柱(42),每个固定柱(42)外壁上环形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滑槽(44),每个第二滑槽(44)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46),每个第二滑槽(44)内设置有第三弹簧(45),每个第三弹簧(45)的一端分别与第三滑块(46)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第三弹簧(4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滑槽(44)内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每个第三滑块(46)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块(47),每个第一铰接块(47)内均设置有第一活动杆(48),每个第一铰接块(47)均通过铰接销与第一活动杆(48)铰接,所述第一铰接块(47)呈U型状,每个固定柱(42)的外壁上环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铰接块(58),每个第二铰接块(58)内均设置有第二活动杆(49),所述第二活动杆(49)整体呈L型状,所述第二活动杆(49)的横杆处设置有弧形卡槽,每个第二活动杆(49)均通过铰接销与第二铰接块(58)铰接,每个固定柱(42)外均套接有限位环(54),每个限位环(54)的一侧壁上环形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槽(89),多个第二活动杆(49)的一侧分别伸入相对应的限位槽(89)内并与其贴合滑动连接,每个限位环(54)的一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环(52),每个第一安装环(52)内环壁上环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电动伸缩杆(53),每个限位环(54)的一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环(55),每个第二安装环(55)均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安装环(52)内,每个第二安装环(55)的外环壁上环形均匀插入有多个第一T型杆(56),每个电动伸缩杆(53)的输出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T型杆(56)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第一T型杆(56)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57),每个插块(57)的另一端均呈弧形状,且每个插块(57)的弧形状一端均与相对应的第二活动杆(49)的横杆处设置的弧形卡槽卡合,其中一个限位环(5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50),所述第一固定环(50)的另一端与弧形罩(1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50)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嵌入有第一红外线发射器(51),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器(51)与第一红外线接收器(33)正对设置,另一个限位环(54)的外环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61),所述连接架(61)截面呈U型状,所述连接架(61)的另一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60),所述第二固定环(60)的一侧环形内壁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环(60)的一端与弧形罩(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有连接架(61)的限位环(54)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红外线发射器(62),设置在第二固定环(60)处的固定柱(4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定位筒(63),所述锥形定位筒(63)的外壁上固定嵌入有第二红外线接收器(64),所述第二红外线接收器(64)与第二红外线发射器(62)正对设置,设置在第一固定环(50)处的固定柱(4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柱(43),所述导向柱(43)设置在驱动辊(6)正上方,所述底座(1)顶端中央处固定安装有液压缸(68),所述液压缸(68)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69),所述承载板(69)的底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杆(67),每个定位杆(67)上均套接有滑动连接的定位套筒(66),每个定位套筒(66)的底端均与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69)的顶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传动皮带(65),每个传动皮带(65)均倾斜设置,两个L型支撑板(11)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U型支撑架(70),每个U型支撑架(70)上均套有多个滑动连接的滑动套筒(71),每个U型支撑架(70)上均套有多个第四弹簧(72),多个第四弹簧(72)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滑动套筒(71)之间和滑动套筒(71)与U型支撑架(70)一端之间,所述弧形罩(12)顶端贴合设置有滑动架(75),所述滑动架(75)的截面呈倒置的U型状,所述滑动架(75)顶端弧面上均匀插入有三个第二T型杆(76),每个第二T型杆(76)上均套有第五弹簧(78),每个第五弹簧(78)均设置在滑动架(75)内,每个第二T型杆(7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77),每个第五弹簧(78)的一端分别与滑动架(75)内顶面固定连接,每个第五弹簧(78)的另一端分别与挡块(77)的顶端固定连接,每个挡块(77)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打磨片(79),所述弧形罩(12)顶端弧面上开设有三个活动槽(80),每个第二打磨片(79)的底端均穿过活动槽(80)伸入弧形罩(12)内,所述滑动架(7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板(73),两个弧形板(73)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U型支撑架(70)上滑动的多个滑动套筒(71)外壁固定连接,每个弧形板(73)的外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震动器(74),所述稳定柱(13)的底端一侧设置有弧形刮片(81),所述弧形刮片(8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板(82),所述插板(82)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铰接块(83),所述第四铰接块(83)内设置有压片(84),所述压片(84)通过铰接销与第四铰接块(83)铰接,所述压片(84)呈倾斜设置,所述压片(84)的顶端斜面上固定安装有卡块(85),所述卡块(85)呈三角形,所述压片(84)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六弹簧(86),所述第六弹簧(86)的另一端与插板(82)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每个第一打磨片(21)的一侧设置有插槽(87),每个插槽(87)的内顶面上均设置有卡槽(88),所述插槽(87)与卡槽(88)相通,所述插板(82)的一端伸入位于最下方第一打磨片(21)内设置的插槽(87)内,且卡块(85)伸入卡槽(88)内与其卡合,所述弧形刮片(81)的底端与最下方第一打磨片(21)的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管自动化加工的对钢管内外壁同时打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3)通过线路分别与第一红外线发射器(51)和第二红外线发射器(62)通过线路电性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5)通过线路与其中一个蓄电池(36)电性连接,第一震动器(41)通过线路与另一个蓄电池(36)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管自动化加工的对钢管内外壁同时打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53)、第一驱动电机(5)、第二震动器(74)和多个传动皮带(65)均通过线路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液压缸(68)通过管路与外界液压站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管自动化加工的对钢管内外壁同时打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杆(23)、第二铰接杆(28)、第一活动杆(48)和第二活动杆(49)均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成,且表面均为光滑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管自动化加工的对钢管内外壁同时打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刮片(81)的轴心与稳定柱(13)的轴心重合,且弧形刮片(8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弧形刮片(81)的底端呈光滑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管自动化加工的对钢管内外壁同时打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75)的厚度在20‑30cm之间,且第二打磨片(79)的数量不低于三个,活动槽(80)的长度大于第二打磨片(79)宽度8‑9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管自动化加工的对钢管内外壁同时打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皮带(65)的外表面上安装有摩擦层,且传动皮带(65)的两侧均呈弧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