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电池温差自适应阈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动汽车上传数据,将车辆状态划分为充电、运行和静置状态;
计算车辆第一次上传数据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时间间隔小于等于三个月,则温差阈值为车辆出厂时企业规定的阈值;如果时间间隔大于三个月,根据不同的车辆状态,提取动力电池温度,构建充电、运行和静置状态下的动力电池温度数据库;
提取温度差异值构建动力电池温差数据库,并基于温差阈值稳定性确定滑动窗窗口长度;
根据滑动窗窗口长度基于拉依达准则确定不同状态下的温差阈值;
所述提取温度差异值构建动力电池温差数据库时,求解动力电池温差数据的具体步骤如下:假设动力电池有n个单体电池温度探针,第i帧的探针温度向量为Ti1,Ti2,Ti3,Ti4,…,Tin,第i帧的平均温度记为Tim,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第i帧的平均温度Tim:再计算第i帧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值,如下:DTih=Timax‑Tim
DTil=Timin‑Tim
式中,Timax和Timin分别代表第i帧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DTih代表第i帧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值,DTil代表第i帧最低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值;
所述基于温差阈值稳定性确定滑动窗窗口长度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假设窗口长度为k,即一个滑动窗中包含k帧数据,以当前窗口的起始时刻为第一帧,则这个滑动窗中的温度差异数据库如下:DT=[DT1h,DT1l,DT2h,DT2l,DT3h,DT3l,…,DTkh,DTkl];
温差阈值的确定方法如下:
Thre=DTmean+6×DTstd;
以温差阈值稳定性为目标确定滑动窗口的大小,对于连续的10个窗口,若满足:Threa‑Threb≤10%
式中,a=1,2,3,…,10;b=1,2,3,…,10;且a≠b;
即任意两个滑动窗口得到的温差阈值相对误差小于等于10%,则该窗口长度满足要求;
如果任意两个滑动窗口得到的温差阈值相对误差大于10%,则增加窗口长度再次计算任意两个滑动窗口得到的温差阈值,直至满足任意两个滑动窗口得到的温差阈值相对误差小于等于10%;
所述根据滑动窗窗口长度基于拉依达准则确定不同状态下的温差阈值具体包括:计算固定滑动窗口动力电池温差数据库中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而平均值与6倍的标准差的和即为不同状态下动力电池自适应温差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温差自适应阈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动汽车上传数据,将车辆状态划分为充电、运行和静置状态的步骤如下:按照国标GB/T 32960《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根据电动汽车上传数据,当车辆状态为熄火且充电状态为停车充电时划分为充电状态,当车辆状态为启动且充电状态为行驶充电或未充电状态时划分为运行状态,其余车辆状态均定义为静置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温差自适应阈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温度差异值构建动力电池温差数据库时,首先对动力电池温度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清洗;
数据清洗的原则如下:1)如果单体电池温度值列表包含的探针温度数量不等于单体电池温度探针总数,则此帧数据无效;2)如果单体电池温度值列表有效性不为0,表示此帧并非所有温度值都有效,则此帧数据无效;3)如果最高温度值不在有效值‑40~210℃范围内,则此帧数据无效;4)如果最低温度值不在有效值‑40~210℃范围内,则此帧数据无效。
4.一种电池温差自适应阈值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状态划分模块,用于根据电动汽车上传数据,将车辆状态划分为充电、运行和静置状态;
时间比较模块,用于计算车辆第一次上传数据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时间间隔小于等于三个月,则温差阈值为车辆出厂时企业规定的阈值;如果时间间隔大于三个月,根据不同的车辆状态,提取动力电池温度,构建充电、运行和静置状态下的动力电池温度数据库;
动力电池温度数据库构建模块,用于提取温度差异值构建动力电池温差数据库,并基于温差阈值稳定性确定滑动窗窗口长度;
温差阈值确定模块,根据滑动窗窗口长度基于拉依达准则确定不同状态下的温差阈值;
所述提取温度差异值构建动力电池温差数据库时,求解动力电池温差数据的具体步骤如下:假设动力电池有n个单体电池温度探针,第i帧的探针温度向量为Ti1,Ti2,Ti3,Ti4,…,Tin,第i帧的平均温度记为Tim,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第i帧的平均温度Tim:再计算第i帧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值,如下:DTih=Timax‑Tim
DTil=Timin‑Tim
式中,Timax和Timin分别代表第i帧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DTih代表第i帧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值,DTil代表第i帧最低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值;
所述基于温差阈值稳定性确定滑动窗窗口长度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假设窗口长度为k,即一个滑动窗中包含k帧数据,以当前窗口的起始时刻为第一帧,则这个滑动窗中的温度差异数据库如下:DT=[DT1h,DT1l,DT2h,DT2l,DT3h,DT3l,…,DTkh,DTkl];
温差阈值的确定方法如下:
Thre=DTmean+6×DTstd;
以温差阈值稳定性为目标确定滑动窗口的大小,对于连续的10个窗口,若满足:Threa‑Threb≤10%
式中,a=1,2,3,…,10;b=1,2,3,…,10;且a≠b;
即任意两个滑动窗口得到的温差阈值相对误差小于等于10%,则该窗口长度满足要求;
如果任意两个滑动窗口得到的温差阈值相对误差大于10%,则增加窗口长度再次计算任意两个滑动窗口得到的温差阈值,直至满足任意两个滑动窗口得到的温差阈值相对误差小于等于10%;
所述根据滑动窗窗口长度基于拉依达准则确定不同状态下的温差阈值具体包括:计算固定滑动窗口动力电池温差数据库中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而平均值与6倍的标准差的和即为不同状态下动力电池自适应温差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