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嘟嘟!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知嘟嘟
我要发布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知嘟嘟经纪人
收藏
专利号: 2021106512840
申请人: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状态:已下证
专利领域: 将固体从固体中分离;分选
更新日期:2024-01-05
缴费截止日期: 暂无
价格&联系人
年费信息
委托购买

摘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除尘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基座、筛分机构、传动圈、调节杆、驱动装置,筛分机构包括外圈筛网、内圈筛网,外圈筛网包括第一弹条、外限位圈、外伸缩圈,外限位圈可转动且可左右滑动地安装于支架基座,外限位圈与外伸缩圈同轴;第一弹条有多个,沿外限位圈周向均匀且间隔分布,每个第一弹条的左端连接外限位圈,右端连接外伸缩圈;内圈筛网设置于外圈筛网内部,包括第二弹条、内伸缩圈、内限位圈,内伸缩圈与外伸缩圈同轴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限位圈可转动地且可左右滑动地安装于支架基座,且与内伸缩圈同轴,并接收废旧电池;第二弹条有多个,沿内限位圈周向均匀且间隔分布,每个第二弹条的左端连接内限位圈,右端连接内伸缩圈;第一弹条的间隔小于第二弹条的间隔;传动圈设置于内伸缩圈和外伸缩圈之间,且与内伸缩圈和外伸缩圈同轴,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调节杆的内端铰接于内伸缩圈,外端铰接于外伸缩圈,中部铰接于传动圈,以带动内圈筛网和外圈筛网同步转动;调节杆的内端和外端位于中部的沿第一方向的后侧,且内端和外端与内伸缩圈的圆心共线;第一弹条的左端位于右端的沿第一方向的后侧,以在随外伸缩圈转动时促使废旧电池向左移动,且在外圈筛网内负载增加导致外限位圈的转动阻力增大时,外伸缩圈的转动使第一弹条的间距减小;第二弹条的左端位于右端的沿第一方向的前侧,以在随内伸缩圈转动时促使废旧电池向右移动,且在内圈筛网负载增加导致内限位圈的转动阻力增大时,内伸缩圈转动使第二弹条的间距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尘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以调节杆的中部到调节杆内端和外端的连线的垂线为基线,调节杆配置成内端到中部的长度等于外端到中部的长度,且内端到中部的连线与基线的夹角等于外端到中部的连线与基线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尘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尘仓,吸尘仓固定安装于支架基座,筛分机构设置于吸尘仓内,吸尘仓下部设置有缺口,以便于外圈筛网筛选出的废旧电池掉落;第一弹条和第二弹条内侧均设置有毛刷,以清理废旧电池表面的浮尘,吸尘仓上设置有吸尘风机,以抽取吸尘仓内的浮尘并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尘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固定安装于支架基座,且出口端插入内圈筛网内,内限位圈可转动且可左右滑动地安装于送料机构的出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尘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料腔,排料腔设置于内圈筛网右端,且与内圈筛网内部连通,以接收内圈筛网内的废旧电池;排料腔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且排料腔内设置有螺旋凸起,螺旋凸起的旋向与第一弹条的旋向相同,以在随排料腔转动的同时将排料腔内的废旧电池向排料腔右端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除尘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外伸缩圈由多组第一伸缩组件首尾连接而成,每组第一伸缩组件均包括第一伸缩柱和第一伸缩套杆,第一伸缩柱的一端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伸缩套杆的一侧,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第一伸缩套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调节杆的外端铰接于第一伸缩套杆;内伸缩圈由多组第二伸缩组件首尾连接而成,每组第二伸缩组件均包括第二伸缩柱和第二伸缩套杆,第二伸缩柱的一端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二伸缩套杆的一侧,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第二伸缩套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调节杆的内端铰接于第二伸缩套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除尘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杆的内端固定设置有内转动轴,外端固定设置有外转动轴,中部固定设置有中转轴,内转动轴、外转动轴、中转轴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伸缩套杆内侧设置有外轴预留槽,第二伸缩套杆外侧设置有内轴预留槽,传动圈上设置有贯穿传动圈内圈和外圈的中轴预留槽;内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内轴预留槽,外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外轴预留槽,中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中轴预留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除尘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杆有多个,沿传动圈周向均匀分布,每个调节杆的外端对应铰接于一个第一伸缩套杆,内端对应铰接于一个第二伸缩套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除尘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排料腔外圆周设置有齿圈,齿圈与第一齿轮啮合,以使电机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排料腔转动;排料腔左端与中转轴可转动连接,以带动传动圈和调节杆同步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