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中药制丸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时,将收集盒从收集盒抽拉口处完全推进祛湿箱内部,使通风底板放置在支撑块上表面,此时连接凸块卡入连接凹槽内部,使得连接挡板与凸形挡板贴合在一起,将螺柱从L形连接块内旋出,活动杆被伸缩弹簧弹出至第二开口外侧,拉动活动杆至第二开口最底端,带动凸形挡板下移,凸形挡板带动连接挡板下移,进而使得收集盒与制丸箱的侧面相通,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热模块发热,鼓风扇将电热模块散发的热量分别从祛湿箱的上方和下方吹至收集盒内部,对收集盒内部进行预热,转动摇把,摇把带动双向螺杆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连接滑块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半环形挡板合并,将搅拌筒的下端密封,从进料口加入药粉和淀粉,从进水口加入适量清水,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搅拌叶和输料螺杆转动,搅拌叶对搅拌筒内部的药粉、淀粉和清水进行搅拌,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两个传动齿轮相向转动,使得两个制丸砂轮相向转动,反方向转动摇把,使两个半环形挡板分开,使得搅拌筒和输料筒内部相通,搅拌好的原料随着输料螺杆的表面轮廓旋转向下,最终从输料筒底面的出条孔呈条状挤出;从出条孔中挤出的中药长条落入两个制丸砂轮之间合丸槽分布的相应位置,在两个制丸砂轮的相对旋转挤压下,中药长条被两个半球形合丸槽挤压成药丸,制成的药丸落到滤板表面,这些药丸中没有加工好的尺寸小于标准药丸的药丸被滤板滤出,落到制丸箱底部,留待后续二次加工,尺寸标准的药丸沿着倾斜设置的滤板依次滚入第三开口(33)和第一开口,最后落入收集盒内部的震动通风板表面,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24)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凸轮转动,进而使得震动通风板震动,带动震动通风板上表面的药丸震动翻滚,加强对药丸的祛湿、烘干效果;收集盒内进入适量药丸后,向上拉动活动杆,再拉动定位栓,使其抵在活动杆下方,避免凸形挡板下滑,此时凸形挡板完全将收集盒的侧面开口堵住,同时凸形挡板带动连接挡板上移,将第三开口堵住,阻止药丸继续进入收集盒,收集盒内的药丸祛湿完毕后,拉动把手,将收集盒从祛湿箱内部拉出,凸形挡板随之被拉出,而连接挡板被第二安装槽限制,依然保持不动,阻止药丸滚出制丸箱,将收集盒内祛湿完毕的药丸倒出保存,再将收集盒推入祛湿箱内部,继续对药丸进行祛湿;该中药制丸工艺使用具有祛湿机构的中药制丸机,包括祛湿箱(1),所述祛湿箱(1)底端和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表面均贯穿设置有圆形安装孔(4),所述圆形安装孔(4)内部设置有鼓风扇(5),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控制器(6),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电热模块(7),所述控制器(6)和所述电热模块(7)电性连接,所述祛湿箱(1)外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电机支撑座(8),所述祛湿箱(1)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9),所述祛湿箱(1)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收集盒抽拉口(10)和第一开口(11),所述第一开口(1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12),所述第二开口(12)一侧设置有固定座(13),所述固定座(13)内部活动安装有定位栓(14),所述第二开口(12)上端设置有L形连接块(15),所述L形连接块(15)内部螺接有螺柱(16),所述固定座(13)和所述L形连接块(15)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祛湿箱(1)外侧面;
所述祛湿箱(1)内部活动安装有收集盒(17),用以收集药丸;
所述第一开口(11)外侧设置有制丸箱(32),所述制丸箱(32)外部上端固定安装有输料筒(49);
所述输料筒(49)上端面与所述搅拌筒(55)下端面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半环形挡板(56),所述半环形挡板(56)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上密封板(57)和下密封板(58);
所述上密封板(57)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密封板(58)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半环形挡板(56)外侧面均环绕设置有限位套(59),所述限位套(59)内径与所述输料筒(49)外径尺寸相等,所述限位套(59)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滑块(60),两个所述连接滑块(60)之间螺接有双向螺杆(61),所述连接滑块(60)和所述双向螺杆(61)均设置在限位滑槽(53)内部,所述双向螺杆(61)两端分别贯穿所述限位滑槽(53)两端,所述双向螺杆(61)两端均设置有摇把(62);
所述搅拌筒(55)顶端设置有进水口(63)、进料口(64)和电机支撑架(65),所述电机支撑架(65)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66),所述第三电机(66)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轴(67),所述驱动轴(67)设置在所述搅拌筒(55)内部,所述驱动轴(67)与所述搅拌筒(55)顶面交接处设置有第三轴承(68),所述驱动轴(67)表面设置有搅拌叶(69),所述驱动轴(67)底端固定连接有输料螺杆(70),所述输料螺杆(70)外侧面与所述输料筒(49)的内壁相贴合;
所述收集盒(17)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8),所述收集盒(17)底部固定安装有通风底板(19),所述通风底板(19)设置在所述支撑块(9)上表面,所述通风底板(19)上方设置有震动通风板(20),所述震动通风板(20)与所述收集盒(17)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通风底板(19)与所述震动通风板(20)之间设置有凸轮(21),所述凸轮(21)两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2),所述转动轴(22)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收集盒(17)两侧,所述转动轴(22)与所述收集盒(17)两侧壁交接处设置有第一轴承(23),所述转动轴(2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4),所述第一电机(24)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支撑座(8)表面;所述收集盒(17)两侧壁表面分别设置有T形滑槽(25),所述T形滑槽(25)与所述把手(18)处于对侧,所述收集盒(17)外侧设置有凸形挡板(26),所述凸形挡板(26)靠近所述收集盒(17)的一侧表面上端对称设置有T形滑块(27),所述T形滑块(27)滑动连接在所述T形滑槽(25)内部,所述凸形挡板(26)另一侧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凹槽(28),所述凸形挡板(26)下端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29),所述伸缩弹簧(29)内部套接有导向杆(30);
所述伸缩弹簧(29)和所述导向杆(30)末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1),所述活动杆(31)贯穿所述第二开口(12),所述制丸箱(32)底面和所述第一支撑板(2)下表面分别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制丸箱(32)与所述第一开口(11)相接处设置有第三开口(33),所述第一支撑板(2)与所述制丸箱(32)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槽(34),所述凸形挡板(26)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槽(34)内部;
所述第三开口(33)下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槽(35),所述第二安装槽(35)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挡板(36),所述连接挡板(36)一侧设置有连接凸块(37),所述连接凸块(37)套接在所述连接凹槽(28)内部,所述制丸箱(32)两侧开口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动槽(38),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滑动槽(38)之间滑动安装有滑动门(39),所述制丸箱(32)内部上端并排设置有两个截面相切的制丸砂轮(40),所述制丸砂轮(40)表面均匀设置有半球形的合丸槽;
所述制丸砂轮(40)内部分别贯穿连接有第一连接轴(41)和第二连接轴(42),所述第一连接轴(41)和所述第二连接轴(42)贯穿所述制丸箱(32)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轴(41)和所述第二连接轴(42)与所述制丸箱(32)侧壁交接处均设置有第二轴承(43),所述第一连接轴(41)和所述第二连接轴(42)末端分别套接有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44),所述第一连接轴(41)末端设置有第二电机(45),所述第二电机(45)固定安装在所述制丸箱(32)外侧设置的第二电机支撑座(46)表面;所述制丸箱(32)两侧内壁表面均开设有滤板安装槽(47),所述滤板安装槽(47)之间滑动连接有滤板(48),所述滤板(48)表面的滤孔直径小于所述制丸砂轮(40)表面合丸槽的直径,所述滤板(48)倾斜设置,所述滤板(48)下端与所述第三开口(33)的下端面相接,所述输料筒(49)底面均匀设置有出条孔(50),所述出条孔(50)与所述制丸箱(32)相通,所述出条孔(50)与所述制丸砂轮(40)表面合丸槽的位置和尺寸相对应;
所述输料筒(49)外表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1),所述支撑架(5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2)和限位滑槽(53),所述连接板(52)和所述限位滑槽(53)上端面均设置有支撑柱(54),所述支撑柱(54)上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筒(55),所述搅拌筒(55)设置在所述输料筒(49)正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