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降低轧机负荷生产低碳奥氏体不锈钢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国标要求确定低碳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C含量为0.025%、Si含量为
0.50%、Mn含量为0.90%、P含量为0.04%、S含量为0.002%、Cr含量为16.14%、Ni含量为
10.02%、Mo含量为2.04%、Cu含量为0.31%、Ti含量为0.001%、N含量为0.039%,根据成分含量计算得出De‑f=4.06%;
步骤二、低碳奥氏体不锈钢棒为了保证其后续穿孔或是机加工一般会添加一定量的Cu元素,若Cu≥0.35%,则保证S≤0.0015%,避免低熔点化合物CuS的形成;
步骤三、轧制前根据连铸坯是冷坯还是热坯以及连铸坯断面尺寸确定在炉时间,180×
180mm~200×200mm断面连铸坯热坯在炉时间一般为120~150min,180×180mm~200×
200mm断面连铸坯冷坯在炉时间一般为180~210min;
步骤四、冶炼、连铸:通过冷却水和保护渣等措施控制连铸坯表面质量和低倍组织,保证无表面裂纹、结疤等缺陷,同时中心疏松、中心偏析、缩孔等低倍缺陷级别≤1.5级;
步骤五、加热炉:控制加热炉内气氛和风量,既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又不致使炉内出现明显氧化性气氛,加热段及均热段空煤比设定值0.7‑0.9,同时炉内呈微正压状态,预热段温度保持常规工艺,加热段和均热段提高20~40℃,热坯在炉时间为120~150min,冷坯在炉时间为180~210min;
步骤六、轧制:利用轧机按照常规操作轧制,注意观察电机电流,负荷达到额定负荷
90%时,及时调整升高加热炉温度或是适当延长在炉时间,确定无超过额定负荷90%的现象,并且控制De‑f值在在3%~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轧机负荷生产低碳奥氏体不锈钢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De‑f的计算采用公式如下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轧机负荷生产低碳奥氏体不锈钢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各元素成分的含量可根据生产稳定性情况适当调整,但是要保证符合相应标准和保证De‑f值在3%~5%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轧机负荷生产低碳奥氏体不锈钢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低碳奥氏体不锈钢316L的国标要求:C≤0.03%、Si≤1.0%、Mn≤2.0%、P≤0.045%、S≤0.030%、Cr16.00%~18.00%、Ni10.00%~14.00%、Mo2.00%~3.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轧机负荷生产低碳奥氏体不锈钢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预热段均≤980℃,加热段温度1200℃,均热段温度1220℃,冷装入炉,在炉时间200min,加热段及均热段空煤比设定值0.85,同时炉内压力25Pa,温度波动控制均为±1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