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人工智能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洒水系统和上端敞口的箱体;
所述气缸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气缸安装在箱体的底部,气缸的活塞杆与洒水系统连接,气缸用于控制洒水系统的上升或者下降;
所述洒水系统包括底板、侧柱、顶板、喷头、弯管、连接管和旋转控制机构,底板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侧柱的下端与底板连接,侧柱的上端与顶板连接;顶板设有连接孔,连接管与顶板的连接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弯管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上端连接,弯管的另一端与喷头连接;旋转控制机构用于驱动连接管转动;
所述旋转控制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固定环形板、转动环形板、第一限位柱和第一弹簧;
固定环形板的内圈与连接管同轴连接,转动环形板的内圈与连接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固定环形板和转动环形板均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侧柱上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柱活动配合在侧柱的第一限位孔内,第一弹簧置于第一限位孔内,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孔的底部和第一限位柱连接;固定环形板设有多个呈周向均布的卡槽,第一限位柱的远第一弹簧一端与对应的卡槽活动配合;第一限位柱设有呈上下布置的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均位于转动环形板与侧柱之间,顶板的下端面设有条形限位槽,条形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限位柱的轴向一致,上限位杆与条形限位槽滑动配合;固定环形板的靠侧柱一侧设有条形缺口,下限位杆与条形缺口相抵;驱动机构安装在转动环形板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动环形板转动以及按需限制固定环形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限位柱、第二弹簧和把手,把手的一端与转动环形板连接,把手的靠转动环形板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柱与第二限位孔活动配合,第二弹簧布置在第二限位孔内,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孔的底部与第二限位柱连接,第二限位柱的远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卡槽活动配合,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布置在转动环形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智能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形状呈直角梯形,卡槽的短边一面靠固定环形板的圆心布置,卡槽的倾斜面呈逆时针或者顺时针倾斜;第一限位柱上设有平面A,第一限位柱的远第一弹簧端设有斜面A,第一限位柱的平面A与对应卡槽的直角面相抵,第一限位柱的斜面A与该卡槽的倾斜面相对,斜面A的倾斜角度大于卡槽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该卡槽的倾斜面的靠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斜面A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智能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柱上设有平面B,第二限位柱的远第二弹簧端设有斜面B,第二限位柱的平面B与对应卡槽的直角面相抵,第二限位柱的斜面B与该卡槽的倾斜面相对,斜面B的倾斜角度大于卡槽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该卡槽的倾斜面的靠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斜面B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智能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气缸和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与底板连接,驱动气缸与支撑柱的上端铰接;把手的靠驱动气缸侧设有条形燕尾槽,把手的条形燕尾槽活动配设有燕尾块,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燕尾块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形板设有与侧柱配合的限位档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智能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沿轴向设有条形滑槽,第二限位柱上设有限位卡块,限位卡块与条形滑槽活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系统还包括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与连接管的下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合机构;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第一开合板、第二开合板、第一收纳盒、第二收纳盒、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驱动电机、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环形同步齿轮带,第一收纳盒的敞口端与箱体的上端连接,第二收纳盒的敞口端与箱体的上端连接,第一收纳盒和第二收纳盒位于箱体的相对两侧;箱体上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位于第一收纳盒和第二收纳盒之间且相对布置,第一限位板的靠第二限位板侧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条形滑槽,第二限位板的靠第一限位板侧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条形滑槽;第一开合板与第一收纳盒活动配合,第一开合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条形滑块,第一开合板两侧的条形滑块分别与第一限位板的条形滑槽和第二限位板的条形滑槽滑动配合;第二开合板与第二收纳盒活动配合,第二开合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条形滑块,第二开合板两侧的条形滑块分别与第一限位板的条形滑槽和第二限位板的条形滑槽滑动配合;第一转轴的两端均与箱体的对应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的两端均与箱体的对应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于洒水系统的两侧;第一开合板的下端面设有呈平行布置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开合板的滑动方向一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啮合;
第二开合板的下端面设有呈平行布置的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开合板的滑动方向一致,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均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啮合,第四齿轮和第四齿条啮合;驱动电机与箱体的内壁连接,驱动电机的转轴与主动锥齿轮连接,从动锥齿轮与第二转轴连接,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转轴连接,环形同步齿轮带套设在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