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以1‑10K/min的速率加热至400‑600℃并保温1‑4h,制得g‑C3N4;
将乙酰丙酮铜或双(8‑羟基喹啉)铜(Ⅱ)和所述g‑C3N4混合并研磨,获得第一混合物;
在无氧环境下,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以1‑10K/min的速率加热至400‑600℃并保温1‑4h,获得第一反应物;
将所述第一反应物浸泡于酸性介质中,并在30‑100℃温度下搅拌1‑6h,获得第二反应物;
洗涤所述第二反应物至中性,并干燥,获得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
所述酸性介质为H2SO4、HNO3、HCl中一种或多种,所述酸性介质的摩尔浓度为0.1‑
10mol/L;
所述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为介孔结构,所述乙酰丙酮铜和所述g‑C3N4的质量比为1:
1‑20,所述双(8‑羟基喹啉)铜(Ⅱ)和所述g‑C3N4的质量比为1: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以1‑10K/min的速率加热至400‑600℃并保温1‑4h,制得g‑C3N4,包括:将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以5K/min的速率加热至550℃并保温4h,制得g‑C3N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乙酰丙酮铜或双(8‑羟基喹啉)铜(Ⅱ)和所述g‑C3N4混合并研磨,获得第一混合物,包括:将双(8‑羟基喹啉)铜(Ⅱ)和所述g‑C3N4混合并研磨,获得第一混合物;
所述在无氧环境下,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以1‑10K/min的速率加热至400‑600℃并保温1‑
4h,获得第一反应物,包括:
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以5‑10K/min的速率加热至400‑600℃并保温2‑
4h,获得第一反应物;
洗涤所述第二反应物至中性,并干燥,获得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包括:洗涤所述第二反应物至中性,并干燥,干燥后于惰性气体气氛下,以5‑10K/min的速率加热至400‑600℃并保温2‑4h,获得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以5‑10K/min的速率加热至400‑600℃并保温2‑4h,获得第一反应物,包括: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以5K/min的速率加热至550℃并保温4h,获得第一反应物;
所述洗涤所述第二反应物至中性,并干燥,干燥后于惰性气体气氛下,以5‑10K/min的速率加热至400‑600℃并保温2‑4h,获得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包括:洗涤所述第二反应物至中性,并干燥,干燥后于惰性气体气氛下,以5K/min的速率加热至550℃并保温4h,获得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无氧环境下,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以1‑10K/min的速率加热至400‑600℃并保温1‑4h,获得第一反应物,包括:在无氧环境下,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以5K/min的速率加热至550℃并保温4h,获得第一反应物;
所述将所述第一反应物浸泡于酸性介质中,并在30‑100℃温度下搅拌1‑6h,获得第二反应物,包括:将所述第一反应物浸泡于酸性介质中,并在70℃温度下搅拌4h,获得第二反应物。
6.一种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7.一种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氧共掺杂碳氮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