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纯电动智能卡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
驾驶舱(11),所述驾驶舱(11)位于车身(1)上;
前轮组(2)和后轮组(3),所述前轮组(2)安装于车身(1)前端,所述后轮组(3)安装于车身(1)后端;
驱动单元(4),所述驱动单元(4)安装于车身(1)上,所述驱动单元(4)输出端与后轮组(3)连接,用于驱动后轮组(3)转动,所述驱动单元(4)输出端连接有电池组(7),所述电池组(7)安装于车身(1)上;
制动单元(5),所述制动单元(5)安装于车身(1)上,所述制动单元(5)输入端位于驾驶舱(11)内,所述制动单元(5)输出端用于对后轮组(3)产生制动力;
转向单元(6),所述转向单元(6)安装于车身(1)上,所述转向单元(6)输入端位于驾驶舱(11)内,所述转向单元(6)输出端与前轮组(2)用于对前轮组(2)产生转向力;
控制单元(8),所述控制单元(8)安装于驾驶舱(11)内,所述电池组(7)、驱动单元(4)、以及制动单元(5)均与控制单元(8)连接;
人机交互单元,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安装于驾驶舱(11)内,所述人机交互单元与控制单元(8)连接;
座椅(12);
座椅安装座(13),所述座椅安装座(13)安装于驾驶舱(11)内,所述座椅(12)可拆卸式安装于座椅安装座(13)上;
安装台(15),所述安装台(15)连接于座椅(12)底端;
固定槽(16),所述固定槽(16)开设于座椅安装座(13)顶端,所述安装台(15)插设于固定槽(16)内;
安全绑带,所述安全绑带安装于座椅(12)上;
插件(14),所述插件(14)连接于安全绑带上,所述插件(14)设为T型结构,所述插件(14)竖直部连接有固定转轴;
转杆安装室(17),所述转杆安装室(17)位于安装台(15)内;
转杆(18),所述转杆(18)竖直安装于转杆安装室(17)内;
插槽,所述插槽开设于座椅(12)顶端远离椅背位置;
转动筒(19),所述转动筒(19)转动连接于插槽内,所述转杆(18)顶端穿设插槽槽底与转动筒(19)连接,所述转动筒(19)内连接有电磁铁装置,用于吸附插件(14),所述电磁铁装置与控制单元(8)连接;
斜槽,两个所述斜槽呈中心对称分布于转动筒(19)内壁上,所述固定转轴滑动连接于斜槽内,用于驱动转动筒(19)在插槽内90度转动;
凸块(201),所述凸块(201)安装于转杆(18)上;
顶板(21),所述顶板(21)沿车身(1)行进方向滑动连接于转杆安装室(17)内;
顶杆(22),所述顶杆(22)竖直连接于顶板(21)靠近车身(1)头部位置;
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一端与顶板(21)靠近顶杆(22)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3)另一端与转杆安装室(17)内壁连接;
顶块(24),所述顶块(24)连接于顶杆(22)远离顶板 (21)端,所述顶块(24)穿设转杆安装室(17)内壁设置;
侧夹板固定室(25),两个所述侧夹板固定室(25)沿车身(1)行走方向为中心对称分布于安装台(15)内;
侧夹板(26),所述侧夹板(26)穿设固定槽(16)内壁连接于侧夹板固定室(25)内;
第一滑块(27),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7)滑动连接于侧夹板固定室(25)内;
第一支撑杆(28),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28)呈八字形铰接于侧夹板(26)上,所述第一支撑杆(28)另一端与第一滑块(27)铰接;
第二弹簧(29),所述第二弹簧(29)一端与侧夹板(26)靠近第一支撑杆(28)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9)另一端与侧夹板固定室(25)靠近第一滑块(27)端连接;
主夹板固定室(20),所述主夹板固定室(20)分布于安装台(15)内靠近车身(1)头部位置;
主夹板(31),所述主夹板(31)穿设固定槽(16)内壁连接于主夹板固定室(20)内;
第二滑块(32),两个所述第二滑块(32)滑动连接于主夹板固定室(20)内;
第二支撑杆(33),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33)呈八字形铰接于主夹板(31)上,所述第二支撑杆(33)另一端与第二滑块(32)铰接;
第三弹簧(34),所述第三弹簧(34)一端与主夹板(31)靠近第二支撑杆(33)端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4)另一端与主夹板固定室(20)靠近第二滑块(32)端连接;
锁止块安装室(35),所述锁止块安装室(35)分布于安装台(15)内,并位于主夹板固定室(20)远离固定槽(16)端;
锁止块(36),所述锁止块(36)位于锁止块安装室(35)内;
第一滑动轴(37),所述第一滑动轴(37)沿车身(1)行走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动轴(37)一端穿设主夹板(31)并靠近顶块(24)设置,所述第一滑动轴(37)另一端穿设锁止块安装室(35)与锁止块(36)连接;
传动头(38),所述传动头(38)设于锁止块安装室(35)内,所述传动头(38)上设有与锁止块(36)适配的锁止槽;
驱动电机(39),所述驱动电机(39)设于锁止块安装室(35)内,所述驱动电机(39)输出端与传动头(38)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9)与控制单元(8)连接;
线轮(30),所述线轮(30)位于主夹板固定室(20)内,所述线轮(30)套设于第一滑动轴(37)上;
转盘安装室(41),两个所述转盘安装室(41)与沿车身(1)行走方向为中心对称分布于安装台(15)内;
转盘(42),所述转盘(42)安装于转盘安装室(41)内;
第一绳体(43),所述第一绳体(43)一端与第二滑动块(32)连接,所述第一绳体(43)另一端穿设主夹板固定室(20)内壁、穿设转盘安装室(41)内壁、饶设转盘(42)上、穿设侧夹板固定室(25)内壁、穿设其中一个第一滑块(27)、与另一个第一滑块(27)连接;
第二绳体(44),所述第二绳体(44)一端与第二滑块(32)远离第一绳体(43)端连接,所述第二绳体(44)另一端与线轮(3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智能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采用钢管桁架结构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智能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2)包括:两个前轮;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车身(1)上,所述两个前轮通过轮毂(9)安装于第一转轴两端,所述转向单元(6)输出端连接于第一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智能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组(3)包括:两个后轮;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安装于车身(1)上,所述两个后轮通过轮毂(9)安装于第二转轴两端,所述驱动单元(4)输出端与第二转轴连接,所述制动单元(5)输出端与第二转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智能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9)包括:轴安装部(91),所述轴安装部(91)设为环形结构,车轴安装于轴安装部(91)内圈;
键槽(92),所述键槽(92)开设于轴安装部(91)内端,所述键槽(92)适配安装于轴上的键设置;
压紧螺栓孔(93),多个所述压紧螺栓孔(93)周向开设于轴安装部(91)外圈;
轮固定部(94),所述轮固定部(94)设为环形结构,车轴穿设轮固定部(94)内圈,所述轮固定部(94)与轴安装部(91)连接,所述轮固定部(94)上开设有轻量化凹槽;
轮毂螺栓安装孔(95),多个所述轮毂螺栓安装孔(95)周向开设于轮固定部(94)远离轴安装部(91)端;
收缩槽(96),两个所述收缩槽(96)对称开设于轴安装部(91)远离轮固定部(94)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智能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4)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车身(1)上;
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安装于驱动电机输出端;
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安装于后轮组(3)上;
传动链带,所述传动链带套设于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上;
驱动踏板,所述驱动踏板安装于驾驶舱(11)内;
油门传感器,所述油门传感器安装于驱动踏板上;
轮速传感器,所述轮速传感器安装于驱动电机输出端;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油门传感器以及轮速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8)连接,所述人机交互单元显示驱动电机、油门传感器以及轮速传感器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智能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单元(6)包括:方向盘,所述方向盘设为环形跑道状结构,所述方向盘可拆卸安装于驾驶舱(11)内,所述方向盘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智能卡丁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红外传感器,所述远红外传感器安装于车身(1)四周,所述远红外传感器与控制单元(8)连接;
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安装于车身(1)内,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单元(8)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