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重金属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重金属污染治理装置包括外壳(1)、碎泥传输机构(2)、固化箱(3)、降尘箱(4)、反铺传输带(5),所述外壳(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碎泥传输机构(2)、固化箱(3)、降尘箱(4)、反铺传输带(5),所述碎泥传输机构(2)通过双向转动对泥土进行切碎,所述固化箱(3)对泥土进行高温固化,所述降尘箱(4)向干燥的泥土中加入水分;
所述碎泥传输机构(2)包括下传输带(2‑1)和设置在下传输带(2‑1)上方的上传输带(2‑2);
所述固化箱(3)设置在碎泥传输机构(2)一端的下方,固化箱(3)内部设置有双向转动轴(3‑1),所述双向转动轴(3‑1)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单向转动壳(3‑2),至少两组所述单向转动壳(3‑2)在双向转动轴(3‑1)上进行不同方向的转动;
所述双向转动轴(3‑1)下端设置有集中壳(3‑3),所述集中壳(3‑3)上设置有半月板(3‑
15);
所述降尘箱(4)包括上储水箱(4‑1)和设置在上储水箱(4‑1)下方的加湿箱(4‑2),所述加湿箱(4‑2)中设置有离心轴(4‑3),所述上储水箱(4‑1)与离心轴(4‑3)一端转动连接,位于上储水箱(4‑1)内部的所述离心轴(4‑3)上设置有承接块(4‑4),所述承接块(4‑4)上设置有刮泥板(4‑5),所述刮泥板(4‑5)与固化箱(3)转动连接,刮泥板(4‑5)与集中壳(3‑3)及半月板(3‑15)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传输带(2‑1)上设置有若干组传输板(2‑3),所述上传输带(2‑2)上设置有若干组切刀(2‑4),若干组所述切刀(2‑4)滑过若干组所述传输板(2‑3)并与下传输带(2‑1)滑动连接,所述下传输带(2‑1)及上传输带(2‑2)内部均设置有除水板(2‑5),两组所述除水板(2‑5)均与固化箱(3)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箱(3)上端从内往外依次设置有锥形块(3‑5)、至少两组支撑杆(3‑6)、挡泥环(3‑4),所述固化箱(3)外侧设置有控温壳(3‑7),所述控温壳(3‑7)中设置有吸热管(3‑8),所述吸热管(3‑8)一端与两组所述除水板(2‑5)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上储水箱(4‑1)、固化箱(3)、水箱(6),所述加湿箱(4‑2)与支撑板(1‑1)固定,所述离心轴(4‑3)贯穿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位于上储水箱(4‑1)及加湿箱(4‑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输泥通槽,支撑板(1‑1)上位于固化箱(3)下方设置有动力电机(3‑9),所述动力电机(3‑9)与集中壳(3‑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上设置有水泵(6‑1),所述水泵(6‑1)与吸热管(3‑8)另一端管道连接;所述集中壳(3‑3)内部设置有轮齿,集中壳(3‑3)与双向转动轴(3‑1)转动连接,至少两组所述单向转动壳(3‑2)叠加设置在集中壳(3‑3)上,至少两组所述单向转动壳(3‑2)之间均转动连接,位于最下方的一组所述单向转动壳(3‑2)与集中壳(3‑3)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方一组单向转动壳(3‑2)下方的每一组所述单向转动壳(3‑2)及集中壳(3‑3)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太阳轮齿轮环(3‑10),每一组所述单向转动壳(3‑2)内壁上均设置有轮齿,所述双向转动轴(3‑
1)位于每一组单向转动壳(3‑2)内部的位置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支撑环(3‑11)、行星齿轮环(3‑12),所述支撑环(3‑11)与单向转动壳(3‑2)转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环(3‑12)上设置有三组行星齿轮(3‑13),所述行星齿轮(3‑13)分别与太阳轮齿轮环(3‑10)、单向转动壳(3‑2)转动连接,位于最下方的一组所述单向转动壳(3‑2)通过太阳环齿轮环(3‑10)及行星齿轮(3‑13)实现与集中壳(3‑3)转动连接,至少两组所述单向转动壳(3‑2)之间通过太阳环齿轮环(3‑10)及行星齿轮(3‑13)实现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组所述单向转动壳(3‑2)上均设置有若干组粉碎板(3‑14),所述双向转动轴(3‑1)中设置有导线,若干组所述粉碎板(3‑14)内部均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与导线电性连接,若干组所述粉碎板(3‑14)上均设置有粉碎齿,所述粉碎齿呈菱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储水箱(4‑1)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离心轴(4‑3)上端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隔板与上储水箱(4‑1)相互配合在上储水箱(4‑1)内部形成储水空间,所述离心轴(4‑3)为中空管,离心轴(4‑3)位于加湿箱(4‑2)内部的部分上设置有若干组加湿杆(4‑6),所述加湿杆(4‑6)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加湿箱(4‑3)下端面上设置有出土通槽,所述反铺传输带(5)的一端位于出土通槽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