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景区旅游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底盘(1)和设置在所述驱动底盘(1)上的行李箱固定装置;
所述行李箱固定装置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底板(3)和下底板(4),所述上底板(3)和下底板(4)之间通过升降机构(5)连接,以调整所述上底板(3)和下底板(4)之间的高度;所述上底板(3)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与行李箱侧壁接触以固定所述行李箱的固定挡板机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旅游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两组分别位于所述下底板(4)两侧相对设置的升降模块;
所述升降模块包括两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活动支撑架,所述活动支撑架包括两根铰接的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呈V形,由两根端部相互铰接的支撑杆组成,两根所述活动杆(7)的开口相对设置,两根所述活动杆(7)的支撑杆中部一一对应铰接,以形成剪叉式活动伸缩结构;其中一根所述活动杆(7)的底部和顶部均通过第一固定支架(8)分别与所述下底板(4)和上底板(3)转动连接;另一根所述活动杆(7)的底部和顶部均通过第二固定支架(28)分别与两个直线导轨滑台(9)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直线导轨滑台(9)分别安装在所述下底板(4)和上底板(3)上;
位于所述下底板(4)上的至少其中一个直线导轨滑台(9)通过步进电机(30)驱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旅游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机构(6)包括转动臂(10)和与所述转动臂(10)一端通过第一舵机(11)连接的自适应挡板,所述转动臂(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舵机(12)与所述上底板(3)的底部连接,所述转动臂(10)绕所述第二舵机(12)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景区旅游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挡板机构(6)呈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自适应挡板包括直角挡板(13)和与所述直角挡板(13)其中一块板面平行设置的固定板(14),所述直角挡板(13)与所述固定板(14)之间通过连杆(15)连接,所述连杆(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角挡板(13)和固定板(14)铰接,以使所述直角挡板(13)和固定板(14)能够沿水平方向错位;
所述直角挡板(13)和固定板(14)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使发生错位的直角挡板(13)与固定板(14)相正对;
所述固定板(14)通过舵机支架(16)与所述第一舵机(11)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景区旅游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安装轴(17)和套设在所述安装轴(17)上的弹簧(18),所述安装轴(17)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直角挡板(13)的板面上,另一端垂直于所述直角挡板(13)板面向固定板(14)一侧延伸,所述固定板(14)上开设有与所述直角挡板(13)活动方向平行的活动孔(19),所述安装轴(17)延伸穿过所述活动孔(19),并在穿过的一端上活动设置有限位轴套(31),所述限位轴套(31)滑动设置在所述活动孔(19)内,所述弹簧(18)的一端抵触在直角挡板(13)上,另一端抵触在限位轴套(31)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旅游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底盘(1)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21),所述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21)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支撑柱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底部一端两侧对称分布有万向轮(22),另一端两侧对称分布有主动轮(23),每个所述主动轮(23)均通过单独的直流减速电机(24)驱动;
所述行李箱固定装置的下底板(4)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旅游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可折叠安全座椅(2),所述可折叠安全座椅(2)包括靠板(25)、护栏(26)和顶撑杆(27),所述靠板(25)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底板(3)上,所述护栏(26)呈“匚”字形,开口端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底板(3)上,所述靠板(25)位于所述护栏(26)的开口内设置,所述顶撑杆(27)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护栏(26)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景区旅游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杆(27)设置有两根,对称安装在所述护栏(26)的底端两侧,所述上底板(3)上开设有与所述顶撑杆(27)相配合的锁止槽(32),所述锁止槽(32)呈十字形,锁止槽(32)内滑动设置有十字形的第一磁铁(29),所述顶撑杆(27)的底端上开设有与所述锁止槽(32)相对应的十字卡槽(33),所述十字卡槽(33)内设置有第二磁铁(3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景区旅游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26)上开设有用于收纳顶撑杆(27)的预留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