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建筑施工的塔吊附着结构,包括第一横板(1)和塔身(2),所述第一横板(1)的上表面固接有塔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紧固装置(3);
所述紧固装置(3)包括第一竖板(301)、第一套筒(302)、螺栓(303)、第二横板(304)和框架(305);
左右所述第一竖板(301)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1)的上表面固定相连,左右所述第一竖板(301)的外侧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左右所述第一竖板(301)的外壁安装有多个第一套筒(302),上下所述第一套筒(302)的内壁与第一竖板(301)的外壁间隙配合,上下所述第一套筒(302)通过螺栓(303)与第一竖板(301)螺纹相连,左右所述第一套筒(302)的内侧固接有第二横板(304),左右所述第二横板(304)的内侧固接有框架(305),所述框架(305)的内壁与塔身(2)的外壁向贴合;
所述塔身(2)的左侧安装有弹力装置(4);
所述弹力装置(4)包括第一螺纹杆(401)、第二套筒(402)、T形块(403)、第一连杆(404)、第二竖板(405)和弹簧(406);
所述第一螺纹杆(401)的下表面与左侧下方第二横板(304)转动相连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401)的上方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套筒(402),所述第二套筒(402)的外壁与左侧上方第二横板(304)的内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401)的中间外壁转动连接有多个T形块(403),上下所述T形块(403)的通孔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401)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螺纹杆(401)的中间外壁安装有弹簧(406),所述弹簧(406)的上下两侧均与T形块(403)固定相连,上下所述T形块(403)的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04),上下所述第一连杆(404)的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竖板(405),所述第二竖板(405)通过螺钉与塔身(2)螺纹相连;
所述第一连杆(404)以第二竖板(405)的中点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的塔吊附着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所述第二横板(304)与第一横板(1)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的塔吊附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401)与第二横板(304)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的塔吊附着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所述框架(305)的内侧安装有升降装置(5);
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方形块(501)、第二连杆(502)、第三套筒(503)、第三连杆(504)、圆杆(505)、第四套筒(506)、圆形块(507)、第二螺纹杆(508)、把手(509)、第四连杆(510)和第五连杆(511);
上下所述方形块(501)的外侧与框架(305)的内侧固定相连,上方所述方形块(501)的前端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502),前后所述第二连杆(502)的下方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方形块(501),前方所述第二连杆(502)的外壁固接有第三套筒(503),所述第三套筒(503)的前端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504),所述第三连杆(504)的下方通过销轴与方形块(501)活动相连,中间所述方形块(501)的后端面均固接有圆杆(505),左右所述圆杆(505)的内部固接有第四套筒(506),左侧所述第四套筒(506)的右侧固接有圆形块(507),所述圆形块(507)与左侧第四套筒(506)相连通,左右所述第四套筒(506)的内部套接有第二螺纹杆(508),所述第二螺纹杆(508)的外壁与第四套筒(506)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螺纹杆(508)与圆形块(507)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纹杆(508)的右侧固接有把手(509),前后所述第二连杆(502)的下方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四连杆(510)和第五连杆(511),所述第五连杆(511)的外壁固接有第三套筒(503),所述第四连杆(510)的下方通过销轴与下方第三套筒(503)活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的塔吊附着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所述第四套筒(506)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的塔吊附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杆(510)与第二连杆(502)之间的最大角度为9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的塔吊附着结构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建筑施工的塔吊附着结构时,首先操作人员拧动下方左右两侧的螺栓(303),通过下方左右两侧的螺栓(303)对下方的第一套筒(302)进行固定,从而使第一套筒(302)通过第二横板(304)对下方的框架(305)进行固定,拧动把手(509),通过把手(509)带动第二螺纹杆(508)进行转动,使第二螺纹杆(508)通过圆形块(507)带动左右两侧的第四套筒(506)进行移动,左侧第四套筒(506)带动第二连杆(502)和第三连杆(504)进行移动,右侧第四套筒(506)带动第四连杆(510)和第五连杆(511)进行移动,从而使框架(305)进行移动,这样就达到了对框架(305)的高度进行调节的目的,当塔身(2)带动框架(305)进行晃动时,通过框架(305)带动第二竖板(405)进行移动,第二竖板(405)带动第一连杆(404)进行移动,第一连杆(404)通过T形块(403)使弹簧(406)发生弹性形变,通过弹簧(406)的弹力性能将产生的震动减小,这样就达到了增加框架(305)使用寿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