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偏振片,渐变狭缝光栅,偏振眼镜I和偏振眼镜II;显示屏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微图像阵列由子微图像阵列I和子微图像阵列II组成;偏振片与显示屏贴合,且位于显示屏与渐变狭缝光栅之间;偏振片由子偏振片I和子偏振片II组成,子偏振片I和子偏振片II的偏振方向正交;子微图像阵列I与子偏振片I对应对齐,子微图像阵列II与子偏振片II对应对齐;渐变狭缝光栅平行放置在偏振片前方,且对应对齐;渐变狭缝光栅包含多组子狭缝光栅;在每组子狭缝光栅中,狭缝的节距和孔径宽度均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偏振眼镜I的偏振方向与子偏振片I相同,偏振眼镜II的偏振方向与子偏振片II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通过多组子狭缝光栅重建出多个3D图像I,并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高分辨率3D图像I,且只能通过偏振眼镜I看到;子微图像阵列II通过多组子狭缝光栅重建出多个3D图像II,并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高分辨率3D图像II,且只能通过偏振眼镜II看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子狭缝光栅中狭缝的数目等于微图像阵列中图像元I和图像元II的数目之和;与同一图像元I对应的多个狭缝的节距均等于该图像元I的节距;与同一图像元II对应的多个狭缝的节距均等于该图像元II的节距;与同一图像元I对应的多个狭缝的孔径宽度均相同;与同一图像元II对应的多个狭缝的孔径宽度均相同;与同一图像元I对应的多个狭缝以该图像元I的中心为中心对称;与同一图像元II对应的多个狭缝以该图像元II的中心为中心对称;与同一图像元I对应的多个狭缝的间距均相同;与同一图像元II对应的多个狭缝的间距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i列图像元I对应的狭缝的节距Pi和与第i+1列图像元I对应的狭缝的节距Pi+1满足下式:其中,l是观看距离,g是显示屏与渐变狭缝光栅的间距,t是渐变狭缝光栅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i列图像元II对应的狭缝的节距Qi和与第i+1列图像元II对应的狭缝的节距Qi+1满足下式:其中,l是观看距离,g是显示屏与渐变狭缝光栅的间距,t是渐变狭缝光栅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i列图像元I对应的狭缝的孔径宽度Wi和与第i+1列图像元I对应的狭缝的孔径宽度Wi+1满足下式:其中,Pi是与第i列图像元I对应的狭缝的节距,l是观看距离,t是渐变狭缝光栅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i列图像元II对应的狭缝的孔径宽度Vi和与第i+1列图像元II对应的狭缝的孔径宽度Vi+1满足下式:其中,Q i+1是与第i+1列图像元II对应的狭缝的节距,l是观看距离,t是渐变狭缝光栅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第i列图像元I对应的狭缝的间距Ai为:
其中,t是渐变狭缝光栅的厚度,Pi是与第i列图像元I对应的狭缝的节距,Wi是与第i列图像元I对应的狭缝的孔径宽度,g是显示屏与渐变狭缝光栅的间距,n是子狭缝光栅的组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i列图像元II对应的狭缝的间距Bi为:其中,t是渐变狭缝光栅的厚度,Qi是与第i列图像元II对应的狭缝的节距,Vi是与第i列图像元II对应的狭缝的孔径宽度,g是显示屏与渐变狭缝光栅的间距,n是子狭缝光栅的组数。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3D图像I的水平分辨率R1为其中,m是子微图像阵列I中图像元I的数目,Pi是与第i列图像元I对应的狭缝的节距,Wi是与第i列图像元I对应的狭缝的孔径宽度,Ai是与第i列图像元I对应的狭缝的间距,n是子狭缝光栅的组数。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3D图像II的水平分辨率R2为其中,s是子微图像阵列II中图像元II的数目,Qi是与第i列图像元II对应的狭缝的节距,Vi是与第i列图像元II对应的狭缝的孔径宽度,Bi是与第i列图像元II对应的狭缝的间距,n是子狭缝光栅的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