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三维疏水管状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铸膜液配制:
1)将疏水聚合物均匀溶解于混合溶剂中,形成第一铸膜液,其中,所述疏水聚合物为聚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聚砜、聚偏氟乙烯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所述混合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与四氢呋喃和丙酮中的一种形成的混合溶液;所述疏水聚合物与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10‑20):(80‑90);
2)将疏水纳米颗粒的溶液作为第二铸膜液,其中,所述疏水纳米颗粒为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纳米聚四氟乙烯颗粒、纳米聚全氟乙丙烯颗粒中的一种;
S2,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将所述第一和第二铸膜液分别置于第一和第二纺丝注射器中,在进料速度为1.0‑
1.5mL/h、正压为16‑20KV、负压为5‑6KV、静电纺丝的温度及湿度分别为25‑30℃和50‑60%的条件下,将纳米纤维收集在装有管状支撑材料的接收器上,经一定纺丝时间后取下所述管状支撑材料,待溶剂挥发后,制得所述纳米纤维膜,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纺丝注射器分别位于接收器的前上方和后上方,且在经过所述接收器宽度的中心并与接收器轴线垂直的平面内;
所述接收器的转速为1000‑1500rpm;
所述第一纺丝注射器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或30°,第一纺丝注射器的针头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14‑15cm;所述第二纺丝注射器的针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75°,针头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10‑12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丝注射器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第一纺丝注射器的针头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15cm;所述第二纺丝注射器的针头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支撑材料为涤纶、锦纶、丙纶、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管,所述编织管套在所述接收器的转轴上,编织管的内径与转轴外径相等,为0.5‑2.0mm;编织管的壁厚为0.1‑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纳米颗粒的溶液由所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与所述混合溶剂按质量比(2‑5):(95‑98)在40‑70℃搅拌3‑5h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纳米颗粒的溶液由所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与所述混合溶剂在40℃搅拌3h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纳米颗粒的溶液为所述纳米聚四氟乙烯颗粒、纳米聚全氟乙丙烯颗粒的水溶液,所述水溶液的浓度为20‑60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由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按体积比(1‑3):(1‑7)混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由N,N‑二甲基乙酰胺和丙酮按体积比(1‑3):(1‑2)混合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时间为0.5‑2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
20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