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嘟嘟! 联系电话:13336804447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知嘟嘟
我要发布
联系电话:13336804447
知嘟嘟经纪人
收藏
专利号: 2019112210978
申请人: 徐辉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状态:已下证
专利领域: 一般车辆
更新日期:2024-02-28
缴费截止日期: 暂无
价格&联系人
年费信息
委托购买

摘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车辆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自动控制设备包括总控按钮、电力变换装置、微控制器、左智能遮光板、右智能遮光板;所述总控按钮与车辆的ECU通信连接,所述ECU与所述微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电力变换装置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左智能遮光板、右智能遮光板电力连接;所述总控按钮用于控制所述车辆自动控制设备整体从关闭状态进入工作状态,或者从工作状态进入关闭状态;所述ECU基于从所述总控按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与所述电力变换装置对应的驱动器,使得所述驱动器开始工作或者停止工作,进而使得所述电力变换装置输出电力或停止输出电力;

左智能遮光板、右智能遮光板分别设置在车辆前挡风玻璃的左侧和右侧;

当所述总控按钮被按下进而保持下凹状态时,所述总控按钮发送启动信号至所述ECU,所述ECU启动所述驱动器发出驱动信号至所述电力变换装置,使得所述电力变换装置输出电力,进而启动所述微控制器、左智能遮光板、右智能遮光板,所述ECU发送相关信息至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基于实时自身检测的信息以及从所述ECU接收的相关信息实时计算并输出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实时发送至所述左智能遮光板或右智能遮光板,所述左智能遮光板或右智能遮光板能够基于所接收的所述控制指令实现自动实时调节;当所述总控按钮被按下进而从下凹状态恢复初始状态时,所述总控按钮发送关机信号至所述ECU,所述ECU发送延迟待机指令至所述微控制器使其在预定第一时间之后进入待机状态,所述微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延迟待机指令后发送复位指令至所述左智能遮光板和右智能遮光板,所述左智能遮光板和右智能遮光板在接收到所述复位指令后运动到初始位置,所述ECU在预定第二时间之后发送停止指令至所述驱动器,使得所述驱动器停止发出驱动信号;

电力变换装置包括顺序电力连接的第一变换子模块、第二变换子模块;所述第一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力变换装置的一个输入端口直接电力连接,所述第一变换子模块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电力变换装置的第二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左智能遮光板、右智能遮光板直接电力连接;所述第二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变换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变换子模块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电力变换装置的第一输出端口与所述微控制器直接电力连接;

所述第一变换子模块包括电感L1、L2,电容C1、C2、C3,开关S1、S2、S3、S4,二极管D1、D2,变压器;电感L1的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一端,交流电源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和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第一连接点;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中原边绕组L3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分别连接开关S1的第二端、开关S2的第一端,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开关S3的第一端,开关S3的第二端连接开关S4的第一端,且所述开关S3与所述开关S4的连接点作为第二连接点,所述原边绕组L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点,开关S4的第二端连接开关S2的第二端,所述开关S2的第二端、开关S4的第二端共同接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3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4的第二端,开关S1的驱动端与开关S4的驱动端连接,开关S2的驱动端与开关S3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驱动端分别与驱动器连接,变压器的副边包括副边第一绕组L4、副边第二绕组L5,副边第一绕组L4的第一端作为其同名端连接二极管D1的一端,副边第一绕组L4的另一端连接副边第二绕组L5的作为同名端的一端,副边第二绕组L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一端,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另一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副边第一绕组L4的另一端,电容C3的两端作为所述电力变换装置的第二输出端口,所述原边绕组L3的一端为同名端;

所述第二变换子模块包括电容C4、C5、C6、C7,电阻R1、R2,稳压二极管D3,IC芯片;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IC芯片的1、2管脚接电容C4的一端,IC芯片的3、4、5、7管脚悬空,IC芯片的1管脚通过电容C5连接6管脚,IC芯片的2管脚通过电容C6接0管脚,IC芯片的6管脚通过电阻R1连接8管脚,IC芯片的8管脚通过电阻R2连接0管脚,IC芯片的6管脚通过电容C7连接0管脚,稳压二极管D3与所述电容C7并联,稳压二极管D3的两端作为所述电力变换装置的第一输出端口;所述IC芯片的0管脚为接地管脚,1管脚为电压输入管脚,2管脚为使能管脚,3管脚为使能滞后管脚,4管脚为软启动程序管脚,5管脚为电源良性管脚,6管脚为输出电压管脚,7管脚为备用接地管脚,8管脚为输出电压反馈管脚;

所述ECU发送的所述相关信息为表征当前时间的年月日时分,所述实时自身检测的信息为表征当前位置的经、纬度与车辆前进的方向;

所述微控制器基于从所述ECU接收的表征当前时间的年月日时分,模拟出地球自转与围绕太阳公转的位置情况,基于得到的所述情况与所述实时自身检测的表征当前位置的经、纬度确定出所述当前位置的日照角度,基于所述当前位置的日照角度与所述实时自身检测的车辆前进的方向以及预定的前挡风玻璃的位置及其与水平线之间倾斜的角度,得到太阳光斑是否在所述前挡风玻璃上,以及太阳光斑在所述前挡风玻璃上的具体位置;当所述微控制器得到太阳光斑不在所述前挡风玻璃上时,所述微控制器输出复位指令至所述左智能遮光板和右智能遮光板,所述左智能遮光板和右智能遮光板在接收到所述复位指令后运动到初始位置,所述初始位置不遮挡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任何局部;当所述微控制器得到太阳光斑在所述前挡风玻璃上时,所述微控制器基于得到的所述太阳光斑在所述前挡风玻璃上的具体位置,判断需要采用左智能遮光板还是右智能遮光板,并得出采用的智能遮光板需要从初始位置旋转的角度θ1,所述角度θ1使得所述采用的智能遮光板在位于与初始位置相差角度θ1的位置时能够正好挡住在所述前挡风玻璃上的太阳光斑,同时保证所述采用的智能遮光板投影到所述前挡风玻璃上的面积最小,输出能够表征所述角度θ1的旋转控制指令至采用的智能遮光板,所述采用的智能遮光板在接收到所述旋转控制指令后检测自身当前位置与初始位置之间的旋转角度θ2,并计算θ1-θ2,如果θ1-θ2≥0,则所述采用的智能遮光板向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的方向旋转θ1-θ2,如果θ1-θ2<0,则所述采用的智能遮光板向靠近所述初始位置的方向旋转θ2-θ1;

所述车辆自动控制设备的工作过程包括:

(1)ECU检测是否从总控按钮接收到信号,如果是转至步骤(2),如果否重复步骤(1);

(2)ECU判断所述信号是启动信号还是关机信号,如果是启动信号转至步骤(3),如果是关机信号转至步骤(11);

(3)ECU启动驱动器,驱动器驱动电力变换装置输出满足要求的电力至微控制器、左智能遮光板、右智能遮光板;

(4)ECU发送表征当前时间的年月日时分至微控制器;

(5)微控制器实时检测表征当前位置的经、纬度与车辆前进的方向;ECU检测是否从总控按钮接收到信号,如果是转至步骤(2),如果否转至步骤(6);

(6)微控制器基于接收的信息以及实时检测的信息计算得到太阳光斑是否在所述前挡风玻璃上,以及太阳光斑在所述前挡风玻璃上的具体位置;如果太阳光斑不在所述前挡风玻璃上,转至执行步骤(12)-(13),之后返回步骤(5),如果太阳光斑在所述前挡风玻璃上,转至步骤(7);

(7)微控制器判断需要采用左智能遮光板还是右智能遮光板,并得出采用的智能遮光板需要从初始位置旋转的角度θ1,输出能够表征所述角度θ1的旋转控制指令至采用的智能遮光板;

(8)采用的智能遮光板在接收到所述旋转控制指令后检测自身当前位置与初始位置之间的旋转角度θ2,并计算θ1-θ2,如果θ1-θ2≥0,则转至步骤(9),如果θ1-θ2<0,转至步骤(10);

(9)采用的智能遮光板向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的方向旋转θ1-θ2,返回步骤(5);

(10)采用的智能遮光板向靠近所述初始位置的方向旋转θ2-θ1,返回步骤(5);

(11)ECU发送延迟待机指令至微控制器;

(12)微控制器输出复位指令至左智能遮光板和右智能遮光板;

(13)左智能遮光板和右智能遮光板在接收到复位指令后运动到初始位置;

(14)ECU在预定第二时间之后发送停止指令至驱动器;返回步骤(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按钮安装在所述车辆的方向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内置显示器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变换装置设置在车辆点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之间的车辆的内部空间;所述电力变换装置具有一个输入端口,两个输出端口;所述一个输入端口与车辆内的交流电源直接电力连接,第一输出端口与所述微控制器直接电力连接,第二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左智能遮光板、右智能遮光板直接电力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源包括车辆点烟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