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嘟嘟! 联系电话:13336804447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知嘟嘟
我要发布
联系电话:13336804447
知嘟嘟经纪人
收藏
专利号: 2019108969177
申请人: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状态:已下证
专利领域: 一般车辆
更新日期:2024-05-30
缴费截止日期: 暂无
价格&联系人
年费信息
委托购买

摘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汽车安全带卷收机构,包括卷收辊(200)和匚型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型架(400)的两侧外壁开设有棘轮孔(420),所述匚型架(400)的两侧外壁位于棘轮孔(420)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有一对侧架(410),其中,匚型架(400)同侧外壁通过两对侧架(410)固定活动机构(500),所述活动机构(500)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杆(560),且两个所述第一滑杆(560)分别与位于棘轮孔(420)上部一对侧架(410)以及位于棘轮孔(420)下部的一对侧架(41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杆(560)远离匚型架(400)敞口处的外壁均卡接固定有第二限位环(550),两个所述第一滑杆(560)介于靠近匚型架(400)敞口处一侧的侧架(410)和第二限位环(550)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环(540),两个所述第一滑杆(560)的外壁套接有弹性连接第一活动环(540)和靠近匚型架(400)敞口处一侧的侧架(410)的第二复位弹簧(530),两个所述第一活动环(540)之间固定有第二滑杆(580),所述第二滑杆(580)中间偏下的位置处卡接固定有第一限位环(510),所述第二滑杆(580)位于第一限位环(510)上部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环(570),所述第二滑杆(580)位于第二活动环(570)上部的外壁套接有弹性连接第二活动环(570)和临近位置的第一活动环(540)的第一复位弹簧(520),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弹性驱动第一限位环向下移动;

两个所述第二活动环(570)之间活动连接有卷收辊(200),所述卷收辊(200)包括通过两个第二活动环(570)活动连接的轴杆(280),所述轴杆(280)的外壁通过键块(290)卡接固定有卷筒(210),所述轴杆(280)位于卷筒(210)的两端均卡接固定有棘轮(270),所述卷筒(210)的外壁开设有压槽(240),所述压槽(240)的内部配套设置有压板(230),所述压板(230)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螺钉孔(260),多个螺钉孔(260)配套设置有与压槽(240)内底旋合连接的紧固螺钉(2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卷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210)的一侧卡接固定有传动齿轮(220),所述匚型架(400)的敞口靠近其底面所在位置处固定有底板(430),所述底板(430)的上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00),所述驱动电机(100)通过电机轴传动连接有与传动齿轮(220)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卷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型架(400)的敞口靠近其顶面所在位置处活动连接有轴线与卷收辊(200)轴线平行的限位辊(3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卷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限位辊(300)的轴线在底板(430)上的投影与卷收辊(200)的轴线在底板(430)上的投影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卷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棘轮(270)的外轮廓圆小于棘轮孔(420)的内轮廓圆3-5mm;两个所述棘轮(270)内壁之间的间距与匚型架(400)的内宽相同。

6.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卷收机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户使用时,将插口与插板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人体的固定,当汽车遇到骤然减速的状况时,在惯性作用下,人体为了保持原来的状态,会继续向前倾斜与安全带贴靠,带动安全带伸长,安全带骤然伸长导致带动卷收辊(200)加速旋转;

B、由于卷收辊(200)由键块(290)连接轴杆(280)和卷筒(210)组成,构成了偏心块结构,这样高速旋转的卷收辊(20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着棘轮孔(420)的内壁方向移动,由于活动机构(500)由交叉滑动的第一滑杆(560)和第二滑杆(580)组成,这使得第二活动环(570)活动连接的卷收辊(200)可向着第一复位弹簧(520)和第二复位弹簧(530)收缩方向移动,直至棘轮(270)外壁与棘轮孔(420)内壁卡接,限制卷收辊(200)旋转,达到张紧安全带的作用;

C、当人体对安全带挤压作用撤去后,在第一复位弹簧(520)和第二复位弹簧(530)的弹性作用下,带动卷收辊(200)恢复至第一限位环(510)和第二限位环(550)限制位置处;

D、当汽车遇到急速转弯时,卷收辊(200)在惯性作用下,沿着第一滑杆(560)向着第二复位弹簧(530)收缩方向移动,直至棘轮(270)外壁与棘轮孔(420)内壁卡接,限制卷收辊(200)旋转,达到张紧安全带的作用;

E、当人体对安全带挤压作用撤去后,在第二复位弹簧(530)的弹性作用下,带动卷收辊(200)恢复至第二限位环(550)限制位置处。